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6354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试将“文眼”作“课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将“文眼”作“课眼” [摘要]“文眼”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课眼”,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使教学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学《桂花雨》一课,教师可通过复活“文眼”语言,再现“文眼”意境,拓展“文眼”诗意等手段,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涵。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眼文眼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1-073 “诗眼”“文眼”之说,我国古代文论历来有之。它们往往为诗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或对文章结构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或对文章主题
2、起到了揭示作用,常常能使诗文通篇皆灵动,熠熠而生辉。笔者认为,这些“文眼”完全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课眼”,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文字的芬芳诗韵弥漫开来。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第七册中有一篇课文《桂花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文章以纯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画卷,充满了对芬芳桂香的回味、对摇花之乐的追忆、对故土乡情的眷恋。文中的一首小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尤其值得回味。虽然在文章中。小诗仅是以父亲“口占一绝”6的形式出现,却暗合了全文的内容,隐含了乡情、乡韵,
3、以此可以辐射全篇,从中也可以品味出萦绕在作者心头几十年的情感和意蕴。在我看来,这正是全文“文眼”之所在。 为了让学生感悟琦君富有诗意的乡情、乡愁,我试将此“文眼”作“课眼”,让小诗作为一节课的主线,通过复活诗句,再现诗境,拓展诗意,与学生一起还原诗意的文本,引领他们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心灵家园。 一、复活“文眼”语言,穿越时空界限,拨动心弦 课堂就从“细细香风淡淡烟”开始―― 师:这句诗让你联想到课文中描绘的哪个场景?(出示相关段落)谁能用朗读带着大家走进这个场景? 师: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
4、1:我仿佛看到父亲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点上一炷香。 生2:我好像闻到了淡淡的檀香。 生3:这檀香里似乎还夹着点桂花香。 复活诗的语言是以诗为“课眼”构建课堂的前提。这首诗中,“细细香风淡淡烟”恰巧是文中的一个具体场景,我选择诗文互读的方式切入本课的学习,将诗句的理解还原到具体的创作场景中。 如果仅靠品味文中场面描写的语言,或者单就诗句而解释诗句,学生是绝不可能有如此细腻而丰富的感受的。前者场面虽细致,却缺少诗情,后者有诗情,却流于玄妙。正是这诗文互读点燃了学生的诗情,将“檀香里似乎还夹着点桂花香”的微妙感觉激活了,可
5、以说是穿越了时空界限,拨动了学生心弦。 二、再现“文眼”意境,随缤纷花雨,触摸诗情6 如果说萦绕于琦君心头的那淡淡花香是悠远而写意的,那么帮大人抱着桂花树摇花的那份记忆就是真切而写实的。为了让这群缺少体验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的乐趣,我紧扣文中的“缠”字,为学生再现了诗意的情境。 师:现在,我就是妈妈,你就是小琦君,你想去摇桂花,打算怎么说呀? 问题一出,学生们的热情可高了:“妈妈,你看,满树的桂花开了,多漂亮啊,就让我出去玩玩吧!”有的学生甚至还拉着我的手,扭动着身姿,撒起了娇。
6、(一阵欢快的音乐响起,我请学生们站起来) 师:我们一起来摇桂花吧。桂花落在哪儿了?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楷文的头上都是桂花,像戴了一顶花环。 生2:我觉得我现在满身都是花,就是个花仙子。 生3:我感受到了扑鼻的桂花香,口水都流下来了,因为我仿佛看到了桂花小圆子。 在音乐声中,学生们仿佛真的置身于这“花雨缤纷”中,深切感受到了在桂花树下铺竹席是乐,抱着桂花使劲摇是乐,看着金黄的桂花落得自己满头满身是乐,想着有好吃的也是乐。就这样,文中诗意的景象在课堂上复活了,学生们也在这缤纷花雨中触摸到了诗情。
7、 三、拓展“文眼”诗意,追随“竞收桂子”的旧梦,倾听游子心语6 文本中四溢的桂花香,浓浓的摇花乐,掩不住琦君淡淡的乡愁。香,可以去找寻;乐,可以去感受。但这情如何去体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更是难点。 文中的这首小诗,字面上并没有表达出这份乡愁,就如文章中弥漫的是童年的乐趣,并没有直接的愁绪一样。我在执教时,以拓展诗文的背景入手,让学生触摸作者悠远的情思。 师:知道这首父亲当年“口占一绝”的小诗留在作者记忆中有多少年了吗? 出示:琦君原名潘希真; 1917年出生于浙江温州; 11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杭州; 33岁
8、迁至台湾; 79岁定居美国; 95岁,金秋时节重回梦绕魂牵的故乡; 2004年到台湾居住…… 生1:大概20年吧,这篇文章是她在台湾的时候写的,至少也该有20多年了。 生2:是50多年吧,她到现在都还记得这首小诗。 生3:我想她是忘不了这首诗的,也忘不了诗中的每一个画面,包括母亲洗净双手,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