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

ID:31445792

大小:11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0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_第1页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_第2页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_第3页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_第4页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  摘要:清代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了大量的童蒙读物,从形式上来看,基本上都是以韵语的形式编纂而成,适合孩童阅读。而起所处的时代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但其所编纂的《史鉴节要便读》成为官方的通用教材。对于其他由鲍东里所编纂的童蒙读物,尽管没有《史鉴节要便读》的影响大,但都对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鲍东里童蒙读物《史鉴节要便读》  一、鲍东里其人及其所编纂的童蒙读物  鲍东里(1789-1841),字师侨,号古村,安徽和州(今和县)人。三岁而孤,“承先曾祖妣,先祖妣两世孀闱慈训,励志读书”,[1]在祖母和母亲的教导之下,勤奋读书

2、。弱冠之年,又体弱多病,但仍博览典籍,尤其精于史学。然不求仕进,其子鲍源深(1811-1884),字华潭,号穆堂,又号澹庵,于道光十七年(1837)考取拔贡,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殿试时为第三名,故乡人尊称其为鲍探花。历任编修、国史馆协修官、纂修官、御史、贵州学政、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使等官职。后于咸丰九年(1859)七月进,京授惠亲王之子奕询、奕谟、奕详侍讲、侍读学士。后又历任工部左、右侍郎、顺天学政、礼部左侍郎、江西监临官、山西巡抚等职[2]。鲍东里则由于其子的关系,亦被赠官职,历任授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大理寺少卿等。  “9生平不多著述,手辑郡邑沿革,考

3、证姓氏源流,详考暨章岂绩、陈其年两家骈体文,补注稿成,芷之不欲问世”,[3]尽管著述不多,却有骄人的成绩,对地理沿革、姓氏源流及骈体文都有专门的研究。书稿已成,然鲍氏并未将其立即问世,而是作为家塾的童蒙读本。鲍东里所编纂的书籍有《史鉴节要便读》《酿斋训蒙杂编》(包含有《十三经源流口诀》《廿三史评口诀》《圣门诸贤述略》《历代国号总括歌》《直省府名歌诀》等)《十三经章句口诀》《孔门弟子姓氏考》,还有《酿斋诗》等等,从形式上来看,这些书籍的写作方法均是用四言或六言韵语写就的。例如,《历代国号总括歌》曰:“盘古首出传三皇,有巢燧人功难忘。五帝之说至不一,羲轩治迹犹微茫。唐虞历数始

4、可纪,夏商及周为三王。”又如,《史鉴节要便读》曰:“西汉高祖,刘邦字季,始为亭长,即有大志。陈涉发难,应以沛兵,及事义帝,受命伐秦。西行扶义,先入咸阳,除秦暴政,约法三章。项籍背约,立为汉王,还定三秦,缟素发丧。力不敌籍,屡战屡北,卒乃覆楚,为任三杰。惜其不学,矜功任智,杀戮功臣,性实猜忌。吕后元强,不早为计,身死未几,后乃恣肆。”这些四言或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极适合童蒙阅读,不仅交代了历史上的大事迹,而且参以评论,孩童在学习之时,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将这些思想吸收。  对于《史鉴节要便读》《酿斋训蒙杂编》等书,很多资料却显示出为鲍东里之子鲍源深所著,如《安徽历史名人辞典》对

5、鲍源深的生平履历作简要介绍后曰:“著有《史鉴节要便读》《竹补轩诗文集》《酿斋训蒙六种》。”[4]另外,《中华蒙学集成》中对《史鉴节要便读》的说明中言:“9同治元年,小皇帝六岁登基,曾诏告内廷,为学史需要,命有关臣僚收集编写适用史书。鲍源深当时在上书房供职,参与了编写工作,受到嘉奖。供同治‘御览’之书,是否即《史鉴节要便读》的改编、缩编本,待考……《史鉴节要便读》一书之真实作者为父为子,恐怕永远说不大清楚了。”[5]这些疑问从何而起,时间要回到咸丰十一年(1861),此年七月,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随后,太子载淳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同治。而在咸丰帝去世至同治元年之间这段时间,尽管

6、同治帝即位,但仍以咸丰纪年。同治帝即位时,仅仅是个六岁的孩童,幼年践阼,还需要像孩童一样进行启蒙教育,于是诏告内廷,“采辑史事之可为法戒者”,诏告大臣选择一部能适合同治帝阅读的童蒙读物。而鲍源深受到褒奖,“书成进御,被旨褒嘉,恩赍文绮,穆堂与焉”。鲍源深所受褒奖的原因即是将其父所编纂的《史鉴节要便读》进奉于皇上:  臣鲍源深跪奏:为恭进家刻《史鉴节要便读》一书,抑祈圣鉴事,窃臣故父贡生鲍东里夙耽史学著有《史鉴节要便读》六卷,自盘古以迄有明,摘要删繁,叶韵旁注,实期便于记诵,今恭值我皇上典学之初,臣不揣冒昧,将所藏刊本进呈,如荷天恩,留备乙览壤流之一助,或可抑裨高深于万一,

7、则臣父夙昔编辑之苦心亦不为徒劳矣,臣不胜悚惶待命之至伏乞圣鉴谨奏。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旨。  知道了,书留览,钦此。[6]  另外,俞樾在光绪十年(1884)为《酿斋训蒙杂编》作序时曰:  和州鲍古村先生著《史鉴节要便读》六卷,令子穆堂中丞进呈乙览,得备石渠天禄之储,可谓极稽古之荣矣。先生又有《酿斋训蒙杂编》一书,……9今年春,中丞(即是鲍源深)以先生诸书寄余吴中且属为序,余惟《史鉴便读》序者已众,且书经进御亦不待詹一小言为之表?q矣,《酿斋训蒙杂编》尚未有序,辄不辞而僭为之俾海内学者,知先生此书体大思精,言简意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