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

ID:31445634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0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_第1页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_第2页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_第3页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_第4页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  摘要21世纪新课改为学业负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人本价值理论和方法论视角,它要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能。学生对学业负担有主观认知体验和客观担当责任,而学习效能是学业负担产生的内发因素。基于此,厘清学业负担主观感受与个体学习效能间的内在关联、学业负担客观责任与一般学习效能间的内在逻辑,是新课改下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最后,养成以学生自主性为核心的学习信念体系、建构以学生高效能学习为关键的学力发展策略体系、创造以师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文化体系、构建以自主性为旨归的积极“自我学习”世界来寻找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  关键

2、词新课改学业负担学习效能自主减负  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模式,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总目标,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环境。我国的各种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高效课堂改革的理论架构、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关系以及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等。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自己的阵地,只有充分利用好自己阵地所拥有的资源,才有可能使学生学习达到高效。有学者提出:“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课堂管理”9[1]。而作为课堂的管理人员,教师要尽自己最大能力搞好课堂管理。因此,本文旨在从课堂管理和高效课堂的关系方面入手,

3、分析高效课堂对课堂管理的要求,以及良好的课堂管理对未来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何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支撑下,构建起的以学生高效学习为特点的课堂模式。这里的教育思想可以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合作能力、做事能力和做人能力”,也可以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为重点――学习技能和交流技能”。这里的教学理念可以是“以学为中心”,也可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些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构建高效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会学、愿学、能学,并且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二、课堂

4、管理的范畴  什么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包括哪些内容?课堂管理是不是对学生纪律方面的管理?事实上,“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发生,组织学生、利用空间、掌控时间和驾驭材料的一切事情”[2]。学生只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空间和时间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而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首先得管理好自己,从情绪到心态、从知识到技能都要做到最佳,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最佳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发生。良好的课堂管理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尤其是在老师的学术指导下;(2)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而且总体上能够做到;(

5、3)几乎没有时间的浪费、混乱或者干扰;(4)教室的环境以学习为导向,但却轻松愉快[3]。9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发生。那么如何实现此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下功夫管理,尽量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服务。就此看来,搞好课堂管理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而只有学生参与学习了,高效课堂才成为可能。  三、高效课堂和课堂管理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的参与又需要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那么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课堂管理工作呢?  1.学生的管理  (1)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想象,

6、“填鸭式”的教学不可能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相反,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竞赛、报告、演讲等却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中。因此,老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中。  (2)要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不论做得好与坏,成功与失败。同时,只有老师所组织的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才会主动参与。所以,老师需要不断地探讨和研究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  (3)要让学生深度参与9  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不只是表面现象的热闹,而是帮助学生快速、牢固、轻松、愉快地学习,容

7、知识的积累、整合、应用和创新于一体的深度参与。  2.教材的管理  (1)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其中包括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课堂上对教材的管理来看,首先,教师要把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详细、明确而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第一时间就明确今天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具备可实现性,即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不宜过高或过低。再次,教学目标要具备可测量性,即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判断是否达到,而不应该用模糊的语言或难易衡量的语言来描述[4]。  (2)教学内容要充实  教师需要完全吃透教材,对教学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