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105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摘要】小学生时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今后的成长而言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正确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做好表率作用,促使学生将良好的习惯应用于学习和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129-0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
2、习惯,为其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适当地对学生开展相应的行为习惯培养与教育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对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一、倾听习惯4 倾听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人际交往的良好表现。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认真倾听,肆意打断同学或教师的说话、发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的表现,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比如,可以在某一学生回答之后,再让其他学生进行复述或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纪律,还
3、能推动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此外,在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以朋友的姿态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的特点和闪光点,并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学识养成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给予及时引导,以强化其阅读能力训练。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才能掌握更多有效的阅读方式,促使其实现对文章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鲁宾孙漂流记》时,教师便可以让学
4、生进行阅读训练,让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标注重点、摘记经典语句,比如“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从而逐渐提高阅读能力。 三、思考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不思考的学习并不是学习。对此,教师就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首先,需要综合考虑难度、趣味、教育意义等因素设计问题,并尽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与机会,引导他们加深对所学内容4的理解。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消化,促使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其思维
5、的深度与广度。再次,需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思考的成果,让他们正确认识思考的重要性、必要性,帮助其体验成就感。最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点拨,要善于从过程、思维方式、结果、深度、广度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肯定的评价,以保障学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司马光》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描绘司马光的人物性格。这一问题并不难,只要学生真正理解文章便可以给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四、提问习惯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当中,教师的形象比较威严,学生对教师普遍存在畏惧感,同时也
6、将教师所说当做真理,持绝对服从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必然难以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而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好奇心、探索欲也必然会不断提升,对此,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改善课堂氛围,并放下威严形象,而以朋友身份融入学生的讨论当中,为他们提供提问机会和空间。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三顾茅庐》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可以是生字词、句子等描述方式,然后再通过探讨合作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完一个内容或一篇课文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出仍有疑惑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保持和蔼的态度,否则便会打击学生的
7、自信心和好奇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便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性、教育意义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胡丹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4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2(50):984-985. [2]程璐.“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小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8、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4(62):30-31. [3]石如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浅析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3(25):10-11. (编辑:朱泽玲)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