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082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小处着笔,大处生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处着笔,大处生花 摘要:语文就是一门艺术,要让这门艺术课堂生根开花不是易事,本篇文章从张扬个性、精巧构思、精辟表述三个方面浅谈这门艺术什锦的妙处,以求抛砖引玉,不断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智慧,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能够学以致用。 关键词:个性;构思;表述 飞鸿过也,弄月吟风总不休,语文教学无昼夜。语文教学的课堂智慧忽左忽右,忽东忽西,不一而足,如今,顿悟,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了不逊张扬个性、巧解精巧构思、善用精辟表述这三个方面,方能做到从小处着笔,在大处生花。 一、不逊张扬个性 我们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是中国的语文教学,我们应该站在自孔子以来的无数先师的宽阔肩膀上去开拓
2、发展今天的语文教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必备的素质: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张巧嘴,一肚子学问。而后致力于让学生练出一笔好字,写出一手好文章,练就一张灵巧嘴巴,积累一肚子学问的本土工作,不能延误。4 但是仅仅有这些,仍然不够,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教学个性,就没有课堂的生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动的根本在于张扬教学个性,正如一个艺术家,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用乐器奏出优美旋律的人,还应该有艺术家的眼光、艺术家的胸怀和艺术家的情操。这样说来,个性的培养就显得不简单。在所有的投入中,重要的是,你给了他更重要的情感、智力、道德和审美的东西是什么,你有没有为他的人格锻造、
3、涅??而努力。所以,对于由于学生提问导致没有按原定教学设计进行的课堂,我们不必感到沮丧,相反,可以感受到他们思维火花的碰撞。 二、巧运精巧构思 怎么巧用招数,促进动态生成,成为我们时下要讨论的一个议题。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情感反差 课堂凭什么让学生难忘,在脑海里留下痕迹,跌宕起伏,让观课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与心灵上的震撼,就是要运用情感反差。 小学课文里《白鹅》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课堂上,我不断追问:“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如何看出了它是只高傲的白鹅?”“它和我们生活中的鸡鸭有什么不同?”请学生们用线条在文章中划出相关描写白鹅高傲的神态(表情)、动作(步
4、态)、语言(叫声),整体感知白鹅的形象,同时让学生表演,对比出与鸡鸭的截然不同。这迎合了学生心理,凸显了强烈的情感反差,让学生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2.适时反弹琵琶 琵琶按常规是抱在胸前弹奏的,换到反方向去弹奏,这是一种艺术。反弹琵琶既可以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多角度考量问题,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兴趣。4 一次公开课我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有的学生思维活跃,也课后做了些功夫,说:“老师,这篇文章其实改为《母爱和父爱》更能点明中心大意。”此议一出,全场哗然。等学生安静下来,我反问学生:“写文章标题应该吸引人还是让人看了标题后觉得平淡无奇失去探索的兴趣。”这一反问使得学生反思,
5、最后还是确定原题好。教师帮学生找到质疑时的错误症结,把琵琶反弹弹响了,逆向思维,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了疑难,让学生顺着有裨益的思维去思辨,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三、善用精辟表述 精辟表述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书就是要“声发于情,意富于情,理融于情”。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当教师精神饱满地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学生立刻就会被其磁场所吸引、所感染,受到情绪辐射。 比如,讲到《秋天的图画》这篇描写秋天的美景文章,教师就要力图用饱满的情感,丰富的魅力去营造一个天高云淡、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一系列的秋天景象。以
6、言感人,以情动人,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石。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如同歌唱家、作家一般,将学生引入一个又一个高潮,带入一个又一个情境,让潜藏的情感如同细流,汩汩长流;如同江海,滔滔不绝;如同妙音,阵阵入耳,将一堂课上成一首动听的歌曲和一篇优美的散文。 2.语言4 正如西方心理学家统计:语言是教师言传身教、上好一堂课的工具,是教师过河的船和桥。教师不宜用晦涩难懂、含糊其辞的语言教授学生,用废话空话充斥课堂浪费时间,语言要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3.方法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任何事情无一不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 语文课堂的教学智慧在于
7、出落一种“清水出芙蓉”的效果,而不是盲目追求花拳绣腿、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李希贵.学生第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蒋敦鑫.东斋论语―一个教师50年的阅历和思考[M].南昌:江西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湖南省攸县桃水镇桃水完全小学)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