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

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

ID:31439951

大小:1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0

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_第1页
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_第2页
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_第3页
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_第4页
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善解文本密码 适时读写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善解文本密码适时读写结合  【摘要】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多是文质优美的典范之作,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提升阅读能力的好例子。教师若能善用教材,开发解析出隐藏其中的训练点,有效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将会协同并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言表达;补白内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053-03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对于

2、选入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教师在备课时若能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善于解析文本密码,敏锐捕捉文本中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教学时能经常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迅速得以提升,同时阅读理解力也将同步得以锻炼,可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一、解析表达密码,学得语言能力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以上三个句子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8我的发现”栏目,同时这三个句子也摘录于本单元课文《小摄影师》和《灰雀》。这里这样安排,旨在引导学生发

3、现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种相对位置关系:一是引号里面的话可放在“说”的后面;二是可放在“说”的前面;三是可以省去“说”字,放在陈述性成分的前后。  笔者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训练点。请看教学片段一:  【教学片段一】  师:请大家读读“我的发现”里这三个句子,结合学习伙伴提示的话,看看自己有哪些重大发现呢?  生1:我发现他们都是对话。  生2:我发现说话的人放的位置不一样。  师:我们给说前面的内容起个名字吧,把他叫做提示语。现在,再读读句子,请继续发现!  生3:我发现提示语可以在所说的话前面,也可以在话的后面。  生4:还可以在说

4、的话的中间。  师:是的,提示语可以灵活处于不同的位置,这样表达起来形式富于变化,使得表达效果更加灵动。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在不自觉地使用着呢,比如:  开学老师在点名:“王红。”  “到!”王红连忙站起身来,大声答应道。  在这个对话中我们用到哪些不同形式?  生:用到两种:一种是提示语在前,另一种是提示语在后。8  师:非常好,请大家再读读以上三个句子,这次要特别留意提示语,有发现么?  生:我发现他们都不是直接说,还加上了怎么说。  教师总结道,这个重要发现了不起!“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男孩肯定地说”“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加上这些描摹语气、动作、神情……的成分

5、写对话,会让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具现场效果。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记录下精彩瞬间!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对话的不同形式,记录生活中一个有趣的对话片段。  【学生习作】  舌战  下午第三节课是课外活动时间,大家下楼梯准备去练习跳长绳时,小梁和小张在楼道口的转角处发生了一场舌战。  小梁拉住小张一脸坏笑,双手在一起搓了搓,斜着眼睛望着小张不阴不阳地说:“你个小屁孩,敢挤我,胆子不小啊!”  “哼,谁是小屁孩还不一定呢?你个小毛头,口气挺大呀!”小张眼睛死死地盯着小梁,不屑一顾地说道。  “嗯!活的不耐烦了吧!就凭你,八百万年以后再来试试吧,小样!”小梁一字一顿,满腔怒火地吼道。  

6、小张怒目圆睁,大摇大摆地朝小梁走近了几步,跺着脚,似笑非笑地对他说“就你,省省吧!想打我,来试试呀,我不把你打得鼻青脸肿,血流成河,决不罢休。你算老几呀,整天挺个啤酒肚,很威风呀!”  “你………你………”8小梁被说得哑口无言,只有甘拜下风,一溜烟地跑了。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有关对话中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的位置关系还不止以上形式,在后面学习中遇到新的表达形式,继续补充学习,是很好的延续和提升。  ●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不久,学校开家长会,那些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说道:

7、“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他祝我生日快乐!”“他送了我礼物!”“他给我写信叫我不要烦恼!”“他会体贴人了!”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中的两段话,这两段话有共同的语言现象:多个人物的语言并列呈现。这样的句式在教材中并不多见,也很少进入教师备课的视野。但是,就三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而言,可以将其列为一个训练点进行教学。因为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学习了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的不同位置标点的变化,而抓住本课的这个“点”,无异于是一个提升和延续,让知识更具系统性。另外,“课标”要求,第二学段要学会冒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