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ID:3143919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师生互动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发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创设和谐氛围,注重生活体验,加强合作交流,实施多元评价等都有利于实现有效互动。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互动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30057  互动绝不仅仅是课堂上师生间的问答,而应当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在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中,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在音乐

2、学习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谈谈在增进有效互动方面的点滴体会,以飨读者。  一、创设和谐氛围,营造有效互动平台  课堂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教师有意识营造互动氛围的结果。我们在进行课堂观摩活动中,常常会发现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前与学生谈心、做游戏或讲故事等,这种课堂预热活动就是为了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使得学生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这种卓有成效的教学形式应当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常态化。4  如在教学《唱脸谱》一课时,虽然这首歌曲

3、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显得韵味十足,但初中生对于我国的国粹――京剧显然并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在学唱《唱脸谱》之前,一方面,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众多的脸谱形象,使学生感受作为传统艺术中脸部化妆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教师试唱了几个京剧中的著名唱段,配合京剧中的几个经典动作,激发了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为后面课堂的有效互动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  二、注重生活体验,拓展有效互动源头  将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入音乐课堂中,可以使得音乐的学习有了源源不绝的“活水”。当音乐这一艺

4、术形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牵动学生的心灵,就能为音乐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提供许多学生所关注的话题,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品鉴之中。  如在教学《为了谁》一课时,这首歌曲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赞扬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然而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缺少对于歌曲中所反映情感的切实体验。为此,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反映抗洪场景的纪录片《决战三江》以及献给消防官兵的视频《死而无憾》,也准备了一组反映“爱与奉献”的图片,如高温酷暑下

5、劳动的环卫工人、傍晚窗前批改作业的老师以及陪同孩子一起跑步迎接体育测试的父亲等等,为学生的课堂互动注入了充分的情感资源。  三、加强合作交流,提供有效互动助力4  学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进行课堂有效互动的主体。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是具有差异化的生命个体,充分发掘他们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情感体验等差异化资源,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彼此启迪,在合作与交流中使得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各施其才。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交流与互动讨论的平台,展开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推动互动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如在教学《黄河少年》时,

6、在学生初步学唱了歌曲之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有感情地练唱,展现出黄河儿女的自豪感和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着“千百年来,描写黄河的诗词与歌曲数不胜数,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进行互动与交流。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列举了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歌曲《我们是黄河泰山》《黄河大合唱》和《保卫黄河》等等,或吟诵或试唱,气氛热烈,使得后面有感情的集体练唱变得水到渠成。  四、实施多元评价,增添有效互动信心  多元

7、评价是音乐课堂有效互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堂中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摆脱了传统音乐课堂上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形式呆板的桎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导向、反馈以及激励等功能,为学生的有效互动增添了信心,使他们保持蓬勃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过程观”,评价的视角向互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适当倾斜,促使学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活跃地投入到后面的课堂互动中去。4  如在教学《蓝天白云》一课时,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对其中各个互动环节进行自评与互评。如在听赏歌曲感受

8、情绪环节,学生对歌曲初步感受的表达情况;如在分析歌曲曲式结构时,学生找出歌曲中重复与变化重复过程中的表现;再如在比唱环节,独唱、轮唱和小组唱等不同形式的演唱中,表演者、倾听者以及评议者之间的互动情况等等,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互动中的不同定位,在反思和评价中为以后的音乐课堂有效互动积累了活动经验。  总之,音乐课堂上的有效互动,离不开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理念下的有力指引。教师应为学生的互动注入一些情感上的动力与方法上的助力,让音符在互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