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3801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分课堂模式作为近年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其运用到《包装管理》教学中,并从:实现教师角色转型,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强化学生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考评提升学习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对分课堂包装管理互动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08-01 高校教学方法公认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
2、的重要内容。大学的角色从提供教学转向为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学问创造环境,使学生成为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者,更高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对分课堂是2013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次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实施中最关键的是把教师讲授的时间与学生的讨论学习的时间分隔开来,而不是只有教师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也称为讲PAD(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4和讨论(Discussion))课
3、堂。《包装管理》课程为包装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研究包装企业以及在企业商品生产的包装阶段所面临的包装管理问题,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包装生产管理进行阐述。按照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说法,管理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行重于知。如何在管理知识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课程的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实现教师角色转型,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引导,但并不是知无不言,而是提出问题,留给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比如在讲授包装企业管理的性质、职能与任务这一章节,
4、就市场经济与现代包装企业制度,包装企业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结构进行讨论的时候。提出了让学生就中石油、电信等国企的组织管理模式与万科、华为等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并不直接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分成多组,分步进行调研,让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并进行多组之间的交流比对,形成认识。从而让学生对现代企业制度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章节,让学生就目前国内的包装运输过程中,因为包装破损产生的纠纷,以及三星公司最新召回note7手机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对于全程质量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理解产品质量对于企业信誉的影
5、响,安全无小事等概念。通过同组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团结协作。这期间,教师并不参与前期讨论,只是作为最后评价者进行打分,并选出优秀作业展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强化学生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4 通过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在作业展示,讨论环节,以及提问环节中,克服传统课堂下课学生各自学习,缺乏交流机会的不足。比如在讨论为什么阿里巴巴不愿意建立自己的快递队伍而京东却有自己庞大的仓储和快递队伍的时候,两组同学分别从仓储的占用资金和快递队伍管理上进行了讨论和辩论,并指出关键点是京东是一个以单一公司为主的网络售货平台,可以进行自己的配
6、送,而阿里巴巴是个开放的平台,无数的小公司或者个体经营者,难以实现集中配送,其管理成本太高而难以实现。在讨论中提高了自己对于管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角色从从单纯灌输知识,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三、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考评提升学习效果 考察的重点,不只是局限于传统考试中的期中、期末和论文。不再让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识点的背诵上面,也避免了平时无所谓,考前突击的现象。由于老师上课后,并不是马上进行作业考核,而是学生回去后进行资料调研和消化后,并通过小组讨论集中学习后,再回到课堂来展示和交流,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学习效果也
7、更好,平时成绩也更有说服力。 总结: 通过对分课堂的方式,能改变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对分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教师对于课程本身的深入理解和对于学生拓展讨论的把控能力都较高。因此,对分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深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朱品文.对分课堂实施的五部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6(4):117-118.4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