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教育的“盐铁论”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

ID:31402837

大小:11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9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_第1页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_第2页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_第3页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_第4页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师教育的“盐铁论”  摘要:为了尽早实现教育普及的夙愿,民初教育行政者继承了清末形成的高师教育制度,并为补其不足,而有“高师教育分区制”的出台,“六大高师”因而相继诞生。“五四”以后,潮流为之一变,社会诸多倡导毁灭高师,只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不为所动,坚持师范教育的本色,发展成为师范大学。到了30年代初,因民族生存的危机,加上中央教育行政思路的转换,政学两界开始考虑师大制度的存废问题。又因师大办学进程中的种种风波,而遭遇重大打击。然部分有名学者不但不表同情,反而鼓吹中学师资应当改由综合大学来培养,对发展有年、已有成效的师大则持“可替代说”,引起

2、北平学界的教育学者的反弹,更引起师大全体教授的批驳。这场高师教育的“盐铁论”,影响深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重新建立高师教育制度,恰好证明了当年师大教授的远见卓识。这场教育论争告诫后来者,中国教育的建设,必须基于中国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他国成例,否则即便是最理想的教育制度,也可能演变为最无效或最无益的。  关键词:师资培养;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大学;综合大学;论争  中图分类号:G65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1-0098-07  中国要不要办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在清末兴学之时已有激烈之讨论,经过内部的

3、斡旋,尔后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延续下来。辛亥以后,此政策不但没有取消,反而有重视的意味及加强的趋势,特别是13“高师教育分区制”的出台,以及“六大高师”的相继诞生,高师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然而“五四”以后,社会潮流为之一变,“寓师资于高师”似乎落伍了,而有“高师升格运动”的发生。问题在于,“六大高师”并没有遵照教育部“学制会议”通过的“改全国国立高等师范为师范大学”[1]的决议,而是多数“舍师范”而“奔综合”,变为普通大学,如南京高师并入了东南大学,沈阳高师与公立文学专门学校合并改组为东北大学,广州高师与广东法政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组为

4、广东大学,武昌高师于1923年9月升级为师范大学,次年秋季旋即易帜为武昌大学,至于成都高师,则在师范大学与普通大学之间徘徊不决,此后西南教育界为此争执了多年,只有北京高师独自坚持师范本色,被誉为“仅存的硕果”[2]。到了30年代初,成都师范大学与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合并改组为国立四川大学,这样“六大高师”已经“六去其五”,学政两界开始重新审视北京师范大学的命运,特别是国联教育考察团的建议,即中学教师所受训练“应由大学中之文学院与理学院负担之”[3],起了很大的作用;又因师大办学中的种种风波,而有如何处置师大的问题。在这当中,以任鸿隽为代表的“独立

5、评论派”持“尾声说”及“可替代说”,为教育部长朱家骅的整顿政策张目,由北平教育学者组成的“明日教育社”及北师大全体教授则持反对的态度,这场针尖对麦芒的争论,让我们可以能够更加清晰地体会到中国高师所走的艰难道路,透过这场大论战,也认识高师教育的特质以及中国教育建设的政策问题,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  一、学术史的回顾  20世纪30年代初,“独立评论派”13对高师教育制度的攻击,是师范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故而治史者无不注意,对其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也存有一定的问题,试举几例。  第一版的《西北师范大学校史》篇幅较简,故而未言及此事[4];第二

6、版校史则称“1932年12月17日,北平师大教授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驳斥‘反对师范大学独立设置’的观点”[5];第三版仍持此说[6]。师大教授会的驳论确实成书于1932年12月17日,但绝对没有刊于《独立评论》上,标题下附“原文见《独立评论》28号”,乃是指所驳斥的文章,即任鸿隽的原文。其实查一下原刊即可明白,该刊为周刊,第28号1932年11月27日出刊,12月17日并没出刊,18日为第31号、25日为第32号、1933年1月1日为第33号,后三期均无此文,所以“师大教授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此说不成立。就现所搜集的材料而言,《明日

7、之教育》刊载此文较早[2],随后天津《大公报》分成四期转载[7]。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虽提及了任鸿隽的文章,但言之甚简,对于其引发的大论战则未置一词,主要着力点还是在于叙述师大教授反对“停止招生”[8]。汪兆悌和蔡振生的研究则加以补充,叙述较为详细,但主要集中在师大教授会的意见,而未提及学术界及舆论界的其他意见,特别是北平“明日教育社”的意见[9]。刘婕和谢维和的研究也存有同样的缺陷[10]。  可见,几十年来,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因缺少第一手材料,有的研究不够周全,故而需要重新整理,而且在师资培养急速变化的今日,重新认识这一事件,也有一定

8、的积极意义。13  二、被迫动荡的北平师大  30年代,由于日寇的步步紧逼,国家及民族生存的危机进一步加重。按理国难既如此深重,更应当抓紧时间作育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