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法家盐铁论

儒家与法家盐铁论

ID:41526220

大小:8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26

儒家与法家盐铁论_第1页
儒家与法家盐铁论_第2页
儒家与法家盐铁论_第3页
儒家与法家盐铁论_第4页
儒家与法家盐铁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与法家盐铁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儒家與法家 鹽鐵論東吳大學人權思想史第三堂課雷敦龢儒家、法家與人權傳統中國法律特點儒家思想《鹽鐵論》孔子思想崔寔《政論》孟子思想王符《潛夫論》明代禮儀馬王堆《黃帝四經》杜維明傳統中國法律特點中國法典限於刑法,民法無發達儒家經典內的原則來解決問題皇帝有全部立法、司法與行法的權力司法與監督行政又不分法官有控告的權柄、證人常被逮捕、常用酷刑殘忍刑罰、特別死刑的方法常使用。傳統社會重男(父親、先生)輕女。《鹽鐵論第七:非鞅篇》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姦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飭、蓄積有餘。蓋文帝之時,無鹽鐵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見利之所利也

2、,而見其害也。…今商鞅之策任於內,吳起之兵用於外。行者勤於路,居者匱於室,老母號泣,怨女歎息。《鹽鐵論第57周秦篇、第58紹聖篇》立法制辟,若臨百仞之壑,握火蹈刃,則民畏忌,而無敢犯禁矣。慈母有敗子,小不忍也。嚴家無悍虜,篤責急也。今不立嚴家之所以制下,而修慈母之所以敗子則惑矣。民之仰法,猶魚之仰水。水清則靜,濁則擾。擾則不安其居,靜則樂其業,樂其業則富,富則仁生,贍則爭止。《鹽鐵論第五十九:大論篇》夫治民者,若大匠之斲,斧斤而行之,中繩則止。杜大夫、王中尉之等,繩之以法,斷之以刑,然後寇止、姦禁。故射者因【靶】,治者因法。…今欲以敦朴之時,治抏弊之民,是猶遷延而拯溺、捐讓而救火也。孔

3、子曰:『廳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訟者難,訟而廳之易。兩位道法家:崔寔《政論》(公元後170年)希望藉法律減少犯罪率及壞習慣。王符《潛夫論》夫國君之所以致治者,公也;公法行則軌亂絕。佞臣之所以便身者,私也。私術用則公法奪。漢代政治論崔寔《政論》一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世主承平日久,俗漸弊而不寤。(1b)夫風俗者國之脈診(胗)也。(2a)聖人執權,遭時定制。(2b)今既不能純發入世,故宜參已霸政。(3a)嚴之則理,寬之則亂。(3a)嚴刑峻法破姦軌之膽。(3a)聖人能與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變。(3a)崔寔《政論》二夫刑罰者治亂之藥石也,德教者興平之梁肉也。夫以德教除殘是以梁肉理疾

4、也;以刑罰理平是以藥石供養也。(4a)文帝雖除肉刑,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趾者,笞五百;當斬右趾者,棄市,右趾者既損其命;鞭撻者往往至死。雖有輕刑之名,其實殺也。(4a)馬王堆《黃帝四經》1a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7b去私而立公。85b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德後刑,以養生。張岱年份呂氏春秋凡人主必審分,然後治可以至黃帝四經21b無父之行,不能得子之用;無母之德,不能盡民之力;父母之行備,則天地之德也孔子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杜維明人對他人的社會關係以及這些關係所帶來的義務是儒家人權思想的基礎

5、,因為人權來自這些義務的要求,因此人的價值與其施行社會責任有密切的關係。孟子與人權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明代禮儀制度1369年明太祖禁止祭孔,除了在曲阜和國學之外。1382年太祖恢復同祀。1372年把孟子的牌位去掉。(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1521年大禮儀之爭1530年孔廟改制(先聖先師與文宣王)杜維明人權當作儒家倫理的語言儒家思想把人當作中心。儒家思想認為社會是彼此信任的團體。人有義務遵從家庭、社會和國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