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初探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初探

ID:31398057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9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初探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初探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培养初探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能力;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2―0109―01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而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的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因此,只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尽可能多地将各种信息把握得更精准。本文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  学习

2、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  1.以美引趣。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等都是数学之美,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

3、强烈愿望。3  2.以用促趣。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与系数的教学中提出如下观察材料:已知x1、x2是方程x2+(k+2)x-1=0的两个根,且x13-11x1=x2,求k的值。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得出:x1+x2=-(K+2)①,x1x2=-1②,x13-11x1=x2③,由此,根据与系数运用时含有的特性对称性,要求学生进行如下观察:③式中的x1与x2的指数是否相等;能否用x1的倒数表示x2;通过②③两式形变等式,能否

4、表示成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在观察中发现简洁、明了的变形,是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  3.以成导趣。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体验,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及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5、。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1.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合理的顺序,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发现不合理的观察方法,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例如,在几何的起始教学中,对观察材料:已知A、B、C、D、E、F是直线上的六点,图中共有几条线段,3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得出观察结论后,可进行提问:①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②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③你的观察顺序与正确的观察顺序有何不同,借此引导学生认识有序观察事物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2.要引导学生懂得观察的渐进性,养成反复观察

6、、仔细观察的习惯。要真正提示内在规律,需要从不同的数学角度出发,进行广泛的观察,既要观察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点,还要观察内在的、隐蔽的特征;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又要观察未知的、隐含的关系。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对于观察材料:在△ABC中,AB=AC,P是BC上任意一点,PE⊥AB于E,DPF⊥AC于F,CD⊥AB于D,求证CD=PE+PF。教师应启发学生按面积之和与大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角度进行观察,以求得一题多解。  3.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从一般到特殊的观察、从特殊到

7、一般的观察、对比观察,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自主观察。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编辑:蔡扬宗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