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

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

ID:31395271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_第1页
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_第2页
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_第3页
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_第4页
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国小学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及对策  摘要小说教学,尤其是外国小说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人物形象分析浅表化、主题分析标签化问题。本文从教师以及教学管理等角度作归因分析,据此提出了如下对策:组织专家编写以文本解读为核心的教学参考书,为教师理解外国小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将外国小说阅读知识作为在职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重塑教师外国小说阅读图式;开展以外国小说教学内容确定为主题的“校本”“校际”教研活动,实现由散点式浅尝辄止的研究向集中、持续、深入研究转变;转变中考命题理念,提升命题技术,在跨文化语境中,拓展命题思路,发挥中考“指挥棒”的正能量。

2、  关键词外国小说文本解读教师培训校本教研中考命题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8期围绕付胜芳老师《不变?变?不变――〈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探讨了外国小说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人物形象分析浅表化、主题分析标签化问题[1]。这样的问题的确普遍存在,常态的课堂可能比刊登的案例更为严重,人物形象和主题分析千人一面,基本看不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生动景象。编者在“编后絮语”中希望从“这一篇”的研究上升到“这一类”的研究,让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面对一篇外国小说究竟应该教什么”。不可否认,这种聚焦文本的研究很重要,但这种研究成果必

3、须依靠广大一线教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长期以来,各种报刊发表了许多外国小说解读的文章,各地也搞了许多外国小说的公开教学活动,但教学依然是“一张旧船票”8。冷静反思,我们会发现,这些文本研究、教研活动都忽视了对教小说的“这一群人”即语文教师的研究,研究他们之所以陷入浅表化、肤浅化的原因,研究如何提升教师外国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一、外国小说阅读教学浅表化、标签化的归因分析  1.对外国小说的认知图式单一,文本理解的文论、文化支撑乏力  面对一篇(外国)小说,在确定教学内容时,绝大多数教师脑海中已有的文论知识

4、与经验只有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仅仅知道在社会历史背景里寻找小说的主题:批评了什么,揭露了什么,赞美了什么,讴歌了什么。语言细读,也只有套路化的理解:准确地、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这种单一的、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对外国小说的认知图式一直左右着老师们对外国小说的阅读理解和教学内容的确定。笔者在一次全县初中语文备课组长的培训活动上,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文学批评方法,并就其中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解。”遗憾的是,这一群全县优秀语文教师群体竟然没有一个能正确列举出一种,更遑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了。所以面对《我的叔叔于勒》那么多的老师只

5、能看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也就不奇怪了。单一的认知图式使大多数老师不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一般而言,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有的外国文学作品主题,都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经验和人性的层次、社会批判的层次、命运或象征的层次[2]。8  外国小说生长在外国文化背景之中,深刻理解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必须了解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对外国文化认知的不足也是导致浅表化、标签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外国人因为缺少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他们读《水浒传》、读《孔乙己》也难免浅表化、标签化;同样,我们阅读外国小说,缺少必要的外国文化知识也难

6、免隔靴搔痒。如泰格特的小小说《窗》,如果有了西方基督教文化关于“罪”和“欲望”的认识,就不仅能看到对人性恶的揭露、批判,更能体会到作者通过对不靠窗病人的心路历程的展示,表现对人性的悲悯与救赎。  2.教材和教参的浅表化、标签化解读的误导,“官方”教辅支撑乏力  其实相当多的教师是依靠教材,尤其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来支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他们普遍认为教材和教辅有官方色彩,有权威性,但就是它们,往往给教学带来误导。如苏教版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人物形象时说菲利普“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一切以金钱为转移”

7、,在说菲利普太太时则说:“除了有菲利普的共性外,还有精明、刻薄、泼辣。”笔者反复阅读实在看不出菲利普的“自私贪婪”,也看不出菲利普太太的“泼辣”所在。教参总结主题时说:“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这些解读和付老师的解读几乎如出一辙。教参虽然在“重、难点集释”中罗列了三种(“金钱关系”说、“同情”说、“虚荣”说)主题的理解,不仅解释不充分,而且也未脱离历史社会学批评方法的范式。苏教版教材后习题中的一段话,“以‘我’一双清纯的眼睛,真实地摄入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更是玄乎,难脱标签

8、之感。教参所提供的“参考教学设计”同样存在着浅表化、标签化的问题,甚至比付老师所说的更严重。8  3.中考命题理念和命题技术不能彰显外国小说特点,考试“指挥”乏力  由于受中考试卷阅读文本字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