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221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效教学;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85-01 提高数学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一
2、个具有时代特色的课题。不同时代所赋予的内涵与要求有所不同。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数学课堂教学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一、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制定合理有效目标的前提 学生既是实施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中一项优先的重要的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心理水平与特征,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水平与特征、情感与态度等。5 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应首先着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其次,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思维水平与特征;再次,
3、了解学生情感态度的情况。例如:我们在确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时,由于本节课既是学生已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平移、旋转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为后继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在此基础上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探究、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传统教学中缺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的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
4、有效性。 如:“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 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5米,又走了3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 师:如何回答?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得到首先应确定小明走动的方向,综合起来有以下四种走动的情况:两次都向东走;两次都向西走;先向东走,再向西走;先向西走,再向东走。 师问:如果把跑道看作是一条数轴的话,原点是什么?如何把这四种情况在数轴上画出来? 能否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每一小组至少画出两种分析的情况。5 先做好的小组派代
5、表上讲台讲解。最后,老师多媒体演示四种不同的情况。 师:(1)、若小明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2)、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生:(1)回到原地。(2)在原地西面5米处。师:根据上面六个数学式子中两数的符号,两数相加如何来分类?生: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互为相反的两数相加,一数与零相加。师:根据上面的六个式子,谁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不完整的地方老师补充。 在本案例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6、在学生陈述自己的探究结果时,教师对学生的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回答适当的采用延迟性评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教学5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学生熟知的生活背景,也可以是数学问题,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不要过难过易,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本节课数学知识的愿望,就是成功有效的创设。因此,一节数学课的导入、一个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好数学知识的内在动力,它不仅保障学生情绪高涨地学习数学
7、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 如:在初中学完整式、分式加减之后,有一位教师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在一次数学智力抢答赛中,主持人提供了三道题: (1)若a+b=1,则a3+3ab+b3的值为__________。(2)若ab=1,则a3+3ab+b3的值为___________。(3)若abc=1,则a3+3ab+b3的值为_____。 主持人的话刚落,就立即有一个学生刷地站起来抢答:“这三道题的结果都得1,其速度之快令人不加思索之感,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问题的提出是学生感觉意外和惊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
8、来。 这节课的引入没有生活化,但却激起了学习的“波浪”,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做到实质性地参与到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