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067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摘要】初三语文复习课历来都是内容繁杂、枯燥乏味的,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初三学生腾飞的翅膀,也是在平淡的语文复习课上激起的一丝涟漪,如果复习课没有新颖之处,那么失去兴趣的学习还有何意义。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将“群文阅读”引入初三复习,本文主要阐述在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古诗赏析三个专题复习中的群文阅读方式的大胆尝试,意在说明这种创新的阅读方式对初三复习的重要性,这种方式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同时也是成长教师、解放教师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2、群文阅读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81 近两年在我国兴起了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它打破了常规的一文一课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群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最早看到这个词,是去年在《语文教学通讯》上,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一课吸引了我,源自对新事物的好奇,我开始着手去了解它,并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发挥实效作用。 一、群文阅读初探5 刚开
3、始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到台湾陈易志教授在南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课中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引导进行交错的分析。他的这堂“群文阅读”课将我带入佳境。我随即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这节课不但新颖,而且内容丰富,奇妙的是学生学得轻松,收获颇丰。学生在大量的文本中学会了提炼主题的方法,并引发不同的思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我还学习了重庆的余官平、曾宪革等老师对“群文阅读”的课题研究,都获益匪浅,于是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一下。 最早一次尝试是在初三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杨修之死
4、》一课时,给学生拓展了关于曹操的另外两篇文章:煮酒论英雄(节选)和曹操误杀吕伯奢(节选),通过三篇文章的整合学习,分析曹操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对小说的阅读热情很高,再加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形式新颖,课堂环节自由生动,曹操的形象也立即清晰而丰富起来。这节课不但教学目标完成了,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二、群文阅读为散文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初三复习专题中的散文阅读一直都是一个难点、易错点,忽视不得。于是我开始尝试一次课外散文教学的“群文阅读”训练。我给学生准备了作家朱成玉的三篇文章:《冬天里的柴火》、《别踩
5、疼了雪》、《疼痛的芳香》。先让学生快速浏览三篇文本,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篇,理由是什么。之后我将喜好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进行三个大组比较式阅读。5 三个大组在通过合作学习,讨论研究之后再进行汇报交流学习,虽然每个组只对自己所选的篇目进行了细读和研讨,但是当其他组在汇报交流时,其实已经达成了知识共享,群文精读的目的。交流学习之后,学生会重构语文知识,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自然水到渠成地生成共识,那就是这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爱”:《冬天里的柴火》有夫妻之爱,也有社会人与人的爱;《别踩疼了雪》中是超越空间的母女之爱,也是对童真的赞美;《疼痛
6、的芳香》更是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这样学生学会了整合分析,自由探究。首先,一节课让学生读一群文章,意味着同学们不能“朗读”,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这就培养了学生略读、速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的能力,并且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筛选文章的有效信息,概括出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学生通过品读文章,对“爱”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这过程中,以文章来品析作者背后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全面地了解作者,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朱成玉的作品中有太多青年励志的主题,沁人心脾而又鼓舞人心,所以我向学生推荐朱成玉的散文集:《一生只有七天》《生命的露水
7、》《给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等等。“群文阅读”倡导的就是“单元导读―以文带文―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发展模式,这一次的尝试也初见成效,我决定将“群文阅读”进行到底。 三、群文阅读强化说明文答题技巧 初三学生对说明文阅读并无太多障碍,但能读懂并不意味着就能完整地答题,对于说明文的复习重点在于方法的指导:5 一节课呈现四篇说明文:《睡眠为身体解毒》《闲话白菜》《植物不失眠》《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学生快速浏览四篇文章之后,老师根据说明文常见题型设置问题,学生带着要求再次读文章,找出答案: (1)判断说明对象或者说明顺序。(两篇事物说明文和两
8、篇事理说明文。) (2)文章开头一段或中间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3)筛选文章内容信息。(从文中寻找答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