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917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中国教育:重拾孔子的理性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教育:重拾孔子的理性精神 孔子是中国教师第一人,平民教育第一人,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因材施教,创立了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不久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一部教育纪录片《我们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片中的中式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而且节奏快、板书多,教学模式偏向于纯粹的内容性教学,缺乏探究性,英国学生不能如平时一样及时自由提问、质疑,跟不上教学节奏,听不懂讲授内容,一周下来,中式数学课、科学课几乎到了没有人听讲的地步,英国学生对中
2、国老师也没有任何尊重可言。所以中国老师多次借用孔子来教育学生:“在孔子文化中,学生就应该遵守规则、尊重权威。对每个学生来说,听从老师、家长的教导是很重要的。”整个纪录片给人感觉是中式教育特别强调服从纪律,而且这一切似乎还源自孔子。纪录片旁白甚至直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件事情――服从。 孔子学说真的强调服从吗? 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论语》,其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意思是:(随时主动)学习(知识),并且在适当时候践行、习用(这些知识),(内心)不是很愉悦吗?(在自己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
3、相互切磋、砥砺),不是更快乐吗?(然后向世人宣扬我的思想主张),如果人们不了解、不接受(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这是《论语》统领全书的开篇之语,三句话层层递进:第一句强调所学内容必须经过实践、践行,才能体悟到乐趣;第二句强调与仁人志士一起探究、实践的快乐,说明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修养自己,还要服务社会;第三句则启示我们每个人――你的真正价值只有你自己知道,并不是由他人看法所决定的,所以不要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迎合别人观点。 孔子从不要求学生服从权威,还体现在孔子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反驳,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质疑精神。比如,在《论语》为政篇第九章,孔子评价
4、颜回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意思是:我跟颜回讲课,颜回整天都没有一句与我观点不同的话,就像个愚人。言下之意,学生要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才像个好学生的样子。通读《论语》,我感受到的是孔子对他人的尊重,对理性的尊重,而不是对权威的服从!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强调等级观念、主张服从权威吗? 其实这是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错误理解。这句话的翻译有两种,一是让叠字的第一个字作为动词,意思上“要把君王当作君王,把臣子当作臣子,把父亲当作父亲,把儿子当作儿子”,这种译法强调的是社会等级意识与对权威的盲从。但根据下一句齐景公的回答“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
5、,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意思是:“5是啊,如果是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国家有再多粮食,我们还能够吃到吗?”可见孔子那句话应该是叠字的第二字做动词,意思是“君王要像个君王,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因此,这句话是孔子对社会成员的自律要求,强调每个人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要履行这个角色的社会责任,遵守道德规范,这是孔子“反求诸己”“尽其在我”的“仁”者思想的体现。 孔子虽然强调尊重长上,但尊重绝不是盲从,其学说的核心也不是服从权威、强调等级观念,而是“仁”,仁的背后是同理心,是尊重他人,是换位思考,是“己所不欲勿
6、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是所有文明的基石,具有共同价值。 另外,BBC纪录片中的中西科学课的差别犹如天壤。中式科学课的所有教学过程,都是通过书本和做笔记完成,虽然这样老师可以条理清楚地快速完成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科学知识,但科学精神的土壤却荒芜了。而英国科学课高度重视学生自我探索,老师一般不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他们知道科学就是反复犯错然后修正,最后找到正确方法的过程。 中国人的基因里似乎从来就没有理性、实证的基因,科学精神在中国的缺失似乎也是孔子犯的错,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孔子的伟大之处,若从中国思想发展史来看,是提出“仁”的学说,倡导同理
7、心;而放眼全球,在人类思想史上,孔子的伟大之处则在于实证意识与理性精神! 孔子学说在“倡导人性,反对神权,倡导理性,反对蒙昧”5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领袖伏尔泰批评基督教迷信、蒙昧,认为宗教的迷信和教会统治是人类理性的公敌,他推崇孔子学说没有迷信,没有侮辱理性,所以伏尔泰极力倡导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学习中国的儒家学说。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孔子在迷信严重、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