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28013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6
《孔子的理性(杨政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等人读《论语》有理解,必有误解。——题记一、自由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而所及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走过两千多年,世界还是“非尔所及也”。我们还在紧紧的互相纠缠着彼此,还是在泥淖中互相的撕扯。 子贡所追求的正是“互不纠缠,互不撕扯”的自由,难道我们不是和子贡一样一直在幻想和编织的吗? 但是,我们能吗?正如一位同学的QQ留言写道:“人其实很难真正自由,锁住人的,往往是那人自己。不知不觉,我们不是做了感情的奴隶,就是事业的婢仆!
2、”情感,事业,理想,家庭,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在互相纠缠和强加。为感情,爱人间倾心;为亲情,亲人互相鼓励;为理想,在路上,我们互相鼓励斗志。但是,互相也在拼抢资源。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守法律,安道德,从大到小,从幼年到成年,从成年到死去。我们还是在互相的强加对方,不管你的目的和居心,不论是鼓励还是谩骂,还不止是帮助和搭桥。其实,我们都在互相的强加彼此,一直在强加自己。 何止强加?有人的地方,必有江湖,有江湖必有恩仇,有恩仇必有拼杀。你不关心江湖,江湖也会关心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记得
3、海子说过一句话:“今夜我不关心人类,只关心你。”我无法去揣度诗人的理想,但是,在想“你”中,住着我们每个人的“自由”。 想想长长的两千年,我们一直在追求自由。这样追求强烈,莫过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罗伯斯皮尔,他说的“你不想自由,强迫你自由”真是令人振奋。“你不想解放你自己,我们就帮你解放你自己”。 于是,今夜,我只关心人类,只关心国家,只关心社会,只关心家庭,只关心朋友,只关心亲人,我们一直活在国家,社会,家庭,朋友,亲人,爱人的“关心”中。但是,不知道这样的“关心”中,是否暗含着“罗伯斯皮尔
4、式”的关心。 悲剧性的是,我们追求自我自由,结合为家庭,集体,国家,社会。我们对自由永远缺少了哲学家那份卓绝的勇气,更没有如尼采一般,能够“在旷野中,孤鹜般翱翔,在绝望而痛苦的世界里放任自己,去追求的自由。”直到疯去。哲学疯癫了,我们正常了吗?我们迷失了。正如卢梭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追求自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自由的强迫。我们还是纠结于“非而所及也”。或许,一部《论语》,沉淀着国人对豁达与世故的崇拜。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中,夫子还是给子贡一个聪敏而悲壮式回答。夫子把推给别人事物——进行了区分——分成了喜欢和厌恶之别。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不强加给别人了吧。言下之意,就是要学会投其所好。以自我牺牲成全别人的幸福。以压抑自我,自我自行退出机制,而不是倒逼机制去宽恕,去表达自己的自由追求。看开点吧,不要把自己痛苦转移到别人身体上。这样的自由,从进化论的角度去看,其实就是处于食物链低层物种最应该具有的精神。这类似的精神在夫子的口里就是:“君子求诸己”,“君子矜而不争”,“君子坦荡荡”,“躬自
6、厚而薄责于人”而“不怨天,不尤人”。自己的自由都被自己戕害了,当然就无自由可言了,但是,孔子的自在和乐观却横空出现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就是孔子自由理性中“仁”的本质作祟吧。二、友谊篇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开篇就是:“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以极大的热情和激动彰显了夫子对朋友到来时愉悦之情。在那个黄牛架木车的时代,伟大的友谊常常是要经受空间和时间重重考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
7、凭杯酒长精神”白居易和刘禹锡式的遥望和互勉。友谊,在孔子心中却是如此有持戒——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孔子的友谊有清晰分类——益者有三,损者有三。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不同的友谊也被孔子体味得有滋有味——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交友标准,标准严明——无友不如己。正是“无友不如己”和“毋友不如己”。有人认为是孔子的交友原则,有人认为是他对朋友的人生感慨罢了。这两句话,“无”和“毋”可以互通
8、的话,本就是一句话。而最让人矛盾的是,无友不如己——你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我不想去争论这句话的矛盾之处。无友不如己,我只读出了这句话背后孔子孤独。作为春秋著名的大贤人,如果孔子都如此,还有谁能够与他交流呢?难怪,有朋友来时,可想他是怎样地雀跃不已,泪流满面。细想孔子身边,三千弟子,仅仅也只出了七十二贤人。而贤人中又有谁能与之对话呢?子路耿直,南子事件,令孔子极其难堪,只能用“天厌之!天厌之!”对天发誓否认。真有点“秀才遇见兵”式尴尬。冉有,公西华等弟子与老师的志向都是大不相同。虽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