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

“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

ID:31385972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_第1页
“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_第2页
“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_第3页
“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_第4页
“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探究  摘要:“思政评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嫁接传统评书艺术精华所进行的全新教学艺术尝试。“思政评书”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教学艺术,其重要特征之一即在于充分借鉴传统评书艺术对人物加工处理的艺术手法,注重发挥人物在引领结构和突出主题思想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思政评书”独具特征的人物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政评书”;人物教学;中心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64-03  本文所指“思政评书”具有特定含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书”的简称。“思政

2、评书”是笔者在多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现有教育教学成果、借鉴业内同行教学经验并嫁接传统评书艺术精华所进行的全新教学尝试,其核心内涵在于将传统评书的表演形式、艺术内核、运作模式、方法手段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此建构出“思政评书”这种全新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模型。“思政评书”汲取传统评书艺术精华,注重利用和发挥人物在引领结构和突出主题思想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思政评书”独特的人物教学模式。本文拟对“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略作探讨,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一、人物统领“思政评书”的谋篇布局  评书“善于塑造人

3、物”9,其艺术目标和价值主要通过书中人物行动的推演和人物品质与精神的彰显来表现,人物是评书结构不可置疑的中心。评书的结构可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主要是指评书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而内部结构主要是评书的内在逻辑、思想内涵等。传统评书中的很多经典篇目皆以人物立名,中心地位一目了然,体现出人物在评书体系结构中的统领全局的作用,这种统领全局内外兼修,由表及里,关系评书作品的成败兴衰。可见人物是评书之核、评书之胆、评书之魂,是评书“安身立命”的生命线。  有学者对近年来在评书领域赞誉颇多的五位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

4、、连丽如的二十部佳作做了列举,这些作品皆流传久远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群众所耳熟能详。[1]在所列作品中,以人物命名的包括单田芳的《三侠五义》、《白眉大侠》、《明英烈》、《童林传》、《乱世枭雄》,袁阔成的《西楚霸王》,刘兰芳的《岳飞传》、《赵匡胤演义》、《杨家将全传》,田连元的《杨家将》、《小八义》、《刘秀传》等12部,占到总数的60%。这12部评书或者以灵魂人物命名,或者以核心人物群体命题,但总是鲜明地把人物嵌入书名当中,这种显性表达足以证明人物在评书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虽然其他八部并非直接以人物命名,但书名之下也有

5、着众多典型人物的存在与支撑,如评书《百年风云》恰恰展示的是近代百年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所涌现出的各色人物群体,而评书《水浒外传》的主体框架结构也是由108位梁山好汉所支撑起来的。无论显性存在还是隐性存在,总之人物在评书的谋篇布局中已经彰显出其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  “思政评书”9是以思想政治为目的,有选择地借鉴评书的形式和技法,达到思想政治育人的最终诉求。如果说人物的中心地位是评书艺术的重要特征的话,那么“思政评书”理所当然将人物引入教学并置于中心地位。当然这种引入不应遵循同一模式,不能平均用力,而是应依据各门思想政治课的不同特点和

6、不同内容有所区别。  实践证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最易引入人物教学,也最能体现“以人物为中心”的结构特征。《纲要》作为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基本承载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其教材在结构上最大的特征就是鲜明的线索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此架构出教材内容的“上编”、“中编”和“下编”,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内容学习上而言,此种设计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要求,便于受众的阅读和理解。但不得不说,这种结构设计对于已经经历过中学历史熏

7、陶的大学生而言,缺乏新意和挑战性,使诸多熟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青年学子先入为主地产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的质疑。此处提出这一问题,并非否定和批判《纲要》教材结构设置的科学性,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作为教材,作为教与学的基础和范本,这种结构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实践要完全照搬教材的结构理路,而是在教学实践中,要坚定不移地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依据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之上实现教材内容的丰富化、深刻化、生动化和个性化。换句话说,每位教师,每一堂课程都应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上对教材做有针对性的解读,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9

8、  对于《纲要》课程而言,以历史人物谋篇布局具有现实可行性。如教材所言,“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某种程度上,中国近现代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