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ID:3138594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化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力图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总结而形成的“四化法”的介绍,从强化课堂的落实的角度,促进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四化法”;历史教学;运用  教学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主阵地在课堂。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经过实践、探索和总结,逐渐积累了一些抓好课堂落实的做法,我把它概括为“四化法”即课前检查默写化、知识结构表解化、知识要点浓缩化、知识小结数字化。  一、课前检查默写化,促进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  让每一个学生

2、准备一个默写本,坚持每节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默写,检查学生上一节课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本节课预习落实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先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叫几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写,其他学生在默写本上默写。然后教师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采用让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我在讲授“大战的胜利和转折”4一节时,让学生默写上一节中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标志,西线的两大战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促使大战扩大的两个战役等基础知识,来检查学生复习巩固的情况。让学生默

3、写本节中三大战场具有转折性的战役和四次国际会议的名称等基础知识,来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这样不仅起到了督促学生复习预习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知识结构表解化,促进学生对历史宏观结构的落实  加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是高考的要求,因此抓好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落实显得非常重要。知识结构表解化就是把纷繁复杂的知识经过加工、处理和整合形成表解,从而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如我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节时,引导学生经过加工处理整合,形成了以下知识结构表解:

4、(见下)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记忆,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结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在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整合形成表解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紧扣教材,深刻钻研,努力挖掘,引导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学生的创新作用,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形成的知识结构表解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爆发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标志:1914、7、28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性质―

5、―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进程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四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五年形势:1914、1915、1916、1917、1918后果(1)、(2)、(3)、(4)、(5)  三、知识要点浓缩化,促进学生对历史重点问题的落实  知识要点浓缩化就是根据实用信息选择法,对历史知识进行“过滤”、“提纯”和“净化”,采摘知识之树的“成熟果实”,提炼知识的“4合理内核”。浓缩后的知识点量少而质精,如去壳之核桃,去蚌之珍珠,更实用,更宝贵,更便于利用和驾驭。如我在讲十月革命胜利的

6、意义时,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开辟”和“胜利”。把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浓缩化成了“四个开辟”、“两个胜利”即,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暴力夺权的革命道路;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学说的胜利。又如在讲明末农民战争的过程时,我指导学生以地点为参照进行浓缩,结果形成了陕北起义、群雄并起;进军河南,“均田免粮”;攻占洛阳,处死福王;豫西襄城,摧敌主力;占领西安,建号大顺;攻克北京,推翻明朝

7、;湖北九宫,自成牺牲;四川成都,献忠大西等知识要点,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起义过程大事的理解和记忆,克服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做法,活化了历史。  四、知识小结数字化,促进学生对历史基本线索的落实  知识小结数字化就是把某一单元、某一章或某一节的主要内容通过提炼加工,用数字表示,从而进行知识小结的方法。如我在教“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节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学着运用此方法进行知识小结,经过优化,把本节内容数字化成了:“123455”4,即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大战爆发的两个原因(根本原因和

8、直接原因),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和南线),四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五年形势(1914年大战爆发,重心在西线,1915年重心转移到东线,1916年重心又转回西线,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美国参战,1918年大战结束),五点后果(造成了巨大损失;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摧垮了四大帝国;产生了新的民族国家;两大集体瓦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记忆。  总之,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一直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