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

ID:3137494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村耕地撂荒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秀山县农村耕撂荒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遏制耕地撂荒的对策。  关键词耕地撂荒;现状;主要原因;对策;重庆秀山  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9-0345-02  农村耕地撂荒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同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具有面广、量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撂荒耕地近20

2、0万hm2[1];武陵山片区耕地撂荒比例在3%~18%之间[2],土地撂荒也是粮食安全的“第一杀手“[3];当前农村耕地撂荒情况十分严重,耕地撂荒面积正呈逐年大幅增加的趋势,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积极耕种,耕地撂荒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努力盘活撂荒土地,坚守耕地红线,及时遏制农村耕地撂荒,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的问题刻不容缓。  1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渝东南边陲,渝鄂湘黔四省(市)交汇处,为国家级连片特困县,辖27个街道、乡镇,267个村居,188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

3、65万人,幅员面积24504hm2,素有“小成都”之美称,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县。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地位,包产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土地一度被视为农民的“命根子”,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精耕细作的良田沃土,谁来种地已成为现实而迫切的话题。全县耕地撂荒主要存在家底不清、情况复杂、措施不力等问题,尤其是偏远山区、高盖坡地、城郊集镇、冷浸下湿、零星插花等耕地撂荒更为严重。

4、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县农户13.17万户,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共6.36万hm2,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824个,流转总面积3.13万hm2;全县耕地撂荒比例达15%以上,据县人大调研组对秀山自治县西北部5个乡镇10个村居的农村耕地撂荒情况进行调研,撂荒比例平均达50%以上。其中钟灵镇大塘村撂荒田比例高达78.2%,撂荒土地比例达85.2%;隘口镇太阳山村撂荒田比例高达94%,撂荒土地比例达81.3%,东坪村经国土整治的10.67hm2土地全部撂荒[4];全县种植管理水平较高的清溪场镇茫洞村耕地撂荒比例达10%以上,平关桥农业综合开发区成为全

5、县耕地撂荒的缩影。  2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2.1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  全县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56.18%,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达17.21万人,占外出务工劳动力的89.1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举家外出或高山移民搬迁,导致农村种地劳动力4大量缺乏,农村普遍存在50~70岁为主要劳动力,老弱病残,力不从心,在家务农者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接受新技术新事物偏弱的“三偏”现象[5],造成大量耕地被弃耕撂荒,占撂荒耕地的40%以上。  2.2农业生产种植比较效益低  虽然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三提五统”,并对种粮

6、户给予一定的补助,但并没有缩小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收入之间的差距。农资价格猛于虎,随着种粮成本持续增长,种粮效益越来越低,农民“宁愿进城擦鞋洗碗,不愿在家栽秧搭谷”,秀山自治县产业化优势不明显,农产品价格多年持续走低,经济效益较低。以稻油轮作模式平均产水稻7470kg/hm2、油菜2025kg/hm2,按稻谷2.7元/kg和油菜籽6元/kg计算,总收入32319元/hm2,扣除成本25350元/hm2,净收入6969元/hm2。“在家种地一年,不如外出一月”“要想致富奔小康,必须背井又离乡”“粮贱伤农”已成为农村不争的事实,农民种地积极性较差,致使

7、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占撂荒耕地的25%左右。  2.3农业水利运输基础设施差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群众组织能力弱化,设施年久失修,日益陈旧老化,旱不能浇,涝不能排,机不能耕,收不能运,地块零星分散,耕作条件恶化,不利于集中耕作、机械作业,农户自愿放弃耕种导致撂荒现象突出,占撂荒耕地的15%左右。  2.4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偏弱化  地处川东南褶皱带系武陵山二级隆起带南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十年九害,靠天吃饭”4,由于干旱、洪灾、冰雪、阴雨等极端天气、病虫草害和野生动物的危害,造成减产减收,农业生产的风险大,农作物保险制度不健全,抵御自然灾害

8、能力偏弱,伤农引起农民弃耕撂荒,占撂荒耕地的10%左右。  2.5农村土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土地流转职能弱化,经费投入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