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

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

ID:31362214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_第1页
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_第2页
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_第3页
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_第4页
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  在安徽省金寨县,杜方平可是名人,他是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可在老百姓眼里,“人大代表”的荣誉更多的是对杜方平的褒奖,用“科学家”来形容“老杜”更适合。  农村随意可见的发型、憨厚的笑容、黝黑的皮肤、粗布衣服和裤子、一双解放军胶底鞋,杜方平就这样走进了记者的视野。这身打扮,放到人群里,毫不起眼,难怪村民称他为“老杜”:在村民眼里,“老杜”和“老王”“老李”“老张”一样,不同的是,他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老杜脑子活,心眼实,帮了村民不少。”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菌药开发科科长陈恩合告诉记者,杜方平本事可不小,别看没上过几天学,一点儿不比城里来的大学生差

2、,深受百姓欢迎。  寒门出身,缘定药用菌  杜方平在家中排行老大,兄妹8个。家境贫寒的他不得不辍学养家。“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就是金寨的县情。土生土长的杜方平对家乡再熟悉不过,听说药用菌本小利大,资金周转快,他就想走这条路。他没想到,这条路竟成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时至今日,杜方平从事食用菌和药用菌的种植、研究工作已经30多年。  “我首次接触药用菌是1984年,当时通过收音机了解到,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徐天慧老师在金寨办了个食用菌培训班。”这段历史,杜方平记得很清楚。“我学了7天,感觉入了门。”6为了更好地学习菌种知识,杜方平又跑到当时的双河供销社菌种厂,边

3、帮工边学习。经过潜心学习,杜方平掌握了菌种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回家开起了菌种厂。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跟左邻右舍要一些盐水瓶、酒瓶,用小麦、玉米、稻草混合组成培养基,接种高校试管菌种。”虽然条件艰苦,可他劲头很大,“因为这玩意儿来钱快,能够供家人吃喝,供弟妹上学。”  由于免费提供菌种,并且为客户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杜方平的菌种厂很快得到村民认可。菌种出售以后,他记下每个客户的地址,以便日后上门了解种植情况,弥补不足。“当时没有手机,就靠一张金寨地图。”杜方平凭着一双脚和一张地图走遍了金寨的深山老林。因为技术过硬,质量有保障,杜方平的菌种很畅销。  潜心研究,改良技术  作为药用

4、菌,茯苓有利水消肿、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压等多种功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茯苓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且只能长在松树培养基上。“传统的茯苓种植方法,要把松树蔸桩挖出来,削皮以后晒干锯断,再选向阳的地方种下去。”因为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他开始探索。“能不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降低生产成本呢?”  在杜方平看来,没有人给野生的茯苓接菌种,还长得这么好,人工种植的为什么不能?  他想仿照野生茯苓的生长环境,直接把茯苓种植在松木桩上。当他把想法告诉大伙的时候,结果大失所望。“没有人相信我,”杜方平苦笑,老百姓由于害怕损失,没人尝试。6  杜方平开始对野生茯苓进行分类,

5、用野生的茯苓直接种在砍伐过的松树桩上。“没有办法,只能从模仿开始。”他反复研究,左思右想。“白天蹲在松树桩前研究野生茯苓的生长情况,晚上翻阅书籍,做记录。”  通过不停地分析、尝试、研究、试验,杜方平终于获得了成功。他摒弃了传统茯苓种植方式,将野生茯苓菌丝直接种在松树桩上,引导其向树桩下生长。  “我用了两年时间,终于把它攻克了。”在杜方平眼里,这不亚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肉引到菌丝引,这是一次技术革命,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风险。“茯苓再不用长在锯断的松树桩横截面上,而是长在地下。挖完以后,接着再长,直到木头彻底腐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变废为宝的仿野生种植方式,两到三年之内,

6、松木桩可以循环利用。一次接种,连续3年受益。有效缓解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把松树桩挖起来削皮的话,投入太多,入不敷出。”这套新技术充分利用废弃松树、蔸梢种植茯苓,为村民增收致富贡献了不少。  改良后,松木培养基的转化率为35%左右。100斤的松木培养基可长35斤茯苓,按市场价格5元/斤,可获益165元。“这项技术革新变废为宝,利用废弃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他研发制作的野生栽培茯苓技术节约成本80%以上。  杜方平选育的茯苓新品种和研究成功的茯苓高产栽培新技术,在大别山部分茯苓产区实验推广成效显著,具有茯苓菌丝吃料快、1

7、006天开始结茯苓,集苓料营养于一处结苓、生物转化率提高一倍多等特点,且苓皮薄、苓质色白、紧密、品质好、折干率高,有效避免了老品种老方法栽培茯苓“疤料”多、商品率低的现象,同时免去了挖松蔸、削树皮、晒蔸料、挖苓场等一系列繁重的体力劳动。  12316,有事找老杜  2007年,杜方平成立了金山寨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本地的36户村民入社,跟着我种植天麻、茯苓、蘑菇等菌类。”  他的新技术发明后在村里炸开了锅。“老杜真神了,没有他干不了的事。”陈恩合说,这句话可在十里八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