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52784
大小:15.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4
《《山沟里的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执教者:浮历强教材分析: 《山沟里的孩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用清新抒情的语言讲述了山沟里的孩子披星戴月上学、放学的情景。山沟里的色彩也在孩子们的脚下犹如魔术般变幻,含蓄而深沉地突现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设计理念: 此设计将学生的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力求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从读中悟情,从读中明理,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学会8个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习惯。2、能用简单
2、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结构,能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积累词语。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告诉我们多读书可以使自己变得有气质有修养有风度,可见读书多么的重要。你们喜欢读书吗?读过什么书?(推荐阅读好书: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阿凡提的故事》;科普故事《神奇的校车》;小说《格列佛游记》)二、创境激情,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这组照片是记者前往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区大方县的几所学校所拍下来的,你们想看吗?要求:说
3、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结:你们可见过这样破旧的教室,这样简陋的课桌椅,但孩子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只要能念书,只要能学到知识,什么困难,他们都不在乎!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新课《山沟里的孩子》,一起走进山沟里的孩子。(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三、检查预习情况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达到老师提的三个预习要求了呢?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 1、要求认识的字:下面带点的字是本课要求会认会读的字,谁能准确无误地把它
4、们读一读呢? 拥抱 笼罩 清辉 埋藏 钥匙 黎明 面貌 羊栏 2、本课生字:下面带点的字是本课的生字,谁敢再来挑战一下? 脚步匆匆 傍晚 夜雾 智慧 辛勤 启程 3、重点指导书写3个生字“匆、慧、勤” ①形近字比较:匆与勿 ②猜谜语:老师这边有一个谜语,同学们猜一猜,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哪个生字?(谜面“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慧) ③勤:(勤字容易写错,写时应注意什么呢?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4、巩固本课生字:把本课的8个生字各写三遍,并给生字组词。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5、 过渡:扫除了生字障碍,我们就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并带着问题读课文,问题是:“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简单的话概括)?”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认真地阅读,思考讨论,我们已经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再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所讲的内容,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做法:(1)边读边想:每一段各写了什么? (2)试着分一分。
6、 (3)和同桌交换意见,说说自己这样分的理由。 2、分段,并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3、把第一部分按“上学、放学”分为两个层次。六、自读课文,全班讨论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 3、放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并积累喜欢的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他们上学的艰辛。2、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3、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乐观向上的精神。4、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2、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3、能用“……由……变……”说一句话。课前互动: 今天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老师或是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吗?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课《山沟里的孩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过渡:那么,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山沟
8、里的孩子上学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再读课文)二、精读课文,读中悟情 1、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一至五自然段,读书任务“边读边想:孩子们在上学、放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时间长、路不好走、不安全) (1)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①指导朗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