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ID:31334773

大小:49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8

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_第1页
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_第2页
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_第3页
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_第4页
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精心整理版2012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2012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最新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这是自1995年以来第五次对该指南进行更新和修订。新指南延续2008年版指南风格,图文并茂,并对原指南结构和格式小幅修改,使其分层更为清晰细化,表达更加简洁明确,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更强。本文对新指南更新内容,心衰诊断标准、流程及治疗策略的修订等方面进行解读,着重讨论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更新。指南更新内容   1.扩展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s)的应

2、用范围。   1999年发布的RALES研究证实,在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I-IV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重度心衰患者,与安慰剂相比,在应用传统抗心衰药物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25mg/d可使心衰患者的死亡相对风险降低30%,心衰住院相对风险降低35%。201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了EMPHASIS-HF研究结果:对于NYHAII级的轻度心衰患者,应用依普利酮也可使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率的复合终点降低了27%,全因死亡率和心衰住院风险分别降低24%和42%。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EPHESUS研究同样证实了

3、依普利酮治疗的有效性,使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15%。因此,对于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MRAs不仅适用于NYHAⅢ~Ⅳ级患者,也适于NYHAⅡ级患者,特别是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新指南建议:MRA适用于已接受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而仍然持续存在症状(NYHAII-IV级)、EF≤35%的所有心力衰竭患者(I类推荐,A级证据)。起始剂量为螺内酯25mg/d或依普利酮25mg/d,靶剂量为螺内酯25-50mg/d或依普利酮50mg/d。   2.窦房结抑制剂依伐布雷定的新适应证。   作为窦房结If通道的阻滞剂可减慢窦性心率,2010年

4、《柳叶刀》杂志发表了SHIFT研究结果:对于NYHAII-IV级,窦性心率≥70次/分,EF≤35%,12个月内曾经心衰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在传统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平均随访23个月,加用依伐布雷定较安慰剂治疗使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事件减少18%(P<0.0001)。虽然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心衰住院率下降26%。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BEAUTIFUL)证实了依伐布雷定的安全性。综合上述研究,新指南建议:窦性心律且EF≤35%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充分的β-阻滞剂、ACEI/ARB、MRAs治疗的基础上,心率仍大

5、于70次/分,心衰症状持续存在(NYHAII–IV),建议加用依伐布雷定(IIa类推荐,B级证据),以减少心衰住院风险。但上述患者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者,以依伐布雷定替代治疗,其有效性尚不确定(IIb类推荐,证据水平C)。   3.拓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应证。   新版指南CRT适应证更新重点在于提升了轻度心功能不良患者的CRT推荐级别,强调呈左束支阻滞(LBBB)图形患者接受CRT治疗获益更大。对伴有永久性房颤的心衰患者和具有传统起搏适应证的心衰患者,目前CRT治疗临床证据不足,因此相应推荐级别及证据等级都有所降低,这有

6、助于降低CRT无反应率,增加CRT治疗效价比。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精心整理版1)对中重度心衰患者,也就是NYHA分级III-IV级的心衰患者,CRT-P/D治疗获益证据确凿。COMPANION和CARE-HF研究是两个最为关键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证实,CRT-P/D治疗可以降低中重度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这一获益独立于传统药物治疗的获益。因此自2005年以来,不论欧洲、美国,还是中国的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指南均将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列为I类适应证: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分级III或不必卧床的IV级,LVE

7、F≤35%,QRS时限≥120ms的心衰患者,推荐植入CRT-P/D,以减少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I类推荐,A级证据)。不过,这一指南对QRS形态未做具体分类,只要QRS时限≥120ms,不论是完全性左束支阻滞(LBB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还是室内阻滞,均符合CRT-P/D植入I类适应证。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T获益不仅与QRS时限有关,而且与QRS形态直接相关。虽然指南参考的临床研究入选标准大多为大于120ms,但所有临床试验中实际QRS时限中位数为165ms,且CRT获益随QRS时限增宽而增加。此外,对于COMPAN

8、ION和CARE-HF研究进行亚组分析发现,RBBB患者或室内阻滞患者无明显临床获益。因此,2012年新版指南根据入选患者QRS形态是否为LBBB,对QRS时限要求不同。LBBB患者要求QRS≥120m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