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ID:31332071

大小:54.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_第1页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_第2页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我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旧事物的不断更迭,这块熠熠放光的瑰宝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诗词之美就如石沉大海,永无出头之日,它的光辉被层层泥沙覆盖,才美不能外现了。关于古诗词的教学,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所幸的是经过老师们不懈地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

2、人经过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对于怎样开展古诗词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一、多进行诵读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融入感情,读岀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

3、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二、改变体裁,想象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巩。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来说,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解诗词大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上。他们认为翻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在实际教学时也进行了多次尝试。最终,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用在单纯翻译上的时间较少,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的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大意的空间,得到

4、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二、感悟诗中的感情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古诗词教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教师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

5、。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四、熟知意象,感悟意境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圆月”明月”,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于中秋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而''残月”则更多的是别离的象征,李煜的“月如钩”,勾起的便是深深的离愁。类似的还有“柳”象征了送别,“落日”象征的思乡之情等等。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整合相关意象的诗词句,

6、创造出该意象的〜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五、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

7、,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因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岀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