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

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

ID:31320239

大小:55.7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_第1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_第2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_第3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_第4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培养摘要:语文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合理,有效,规范的使用母语理解和应用文学语言,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准确的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文学语言是反映现实的“艺术化的信息符号”,文学语言教育是贯穿文学教育的一条大动脉。必须正确认识文学语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文学语言教育的内容必须清晰,便于操作,开展文学语言教育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是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应动员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工作者关心、参与。关键词: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培养;文学语言;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2、】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104-01前言:使教育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起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把握和应用的能力。实施文学语言教育,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文学语言基本特征的认识,并借以提高鉴赏能力。一培养学生的文学语言1•文学语言的概念。文学语言是生活语言再加工的艺术产品,他富有形象性,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学语言不仅能客观的描述自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活动,而且能够艺

3、术的展现“人物形象”,反映作者的观念、情感,并深刻揭示生活的内涵。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认识文学语言特征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深入挖掘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的习惯。文学语言是反映现实的“艺术化的信息符号”,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与常态事理逻辑不吻合的现象。但文学语言在教育中可让学生经过阅读实践,认识、理解这种现象。因此,教师应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合理性及其艺术魅力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从艺术角度审视这类语言的习惯。2•培养学生文学语言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文学语言中词语的“临时意义”出现频率较高,

4、这是特定内容的合理产物。诚然,掌握积累一定数量词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硬任务,但仅仅记熟词语在“静态环境”中的义项,远不能满足阅读文学作品的需要。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环境是极富有艺术性与动态性的,词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临时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中词语的艺术特点和可涵价值,正是由所谓''临时意义”来体现的。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揣摩、确定词语临时意义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关注这类词语艺术功能的习惯。3•文学语言的作用。文学语言的隐含信息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学语言中隐含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人类表意行为

5、的特定方式。他常常使读者在初读文章之后,又生疑问,感到作者“言此”是为“言彼”,于是驱遣了破解“彼意”的兴致。这就是说,此类语言具有推动读者深入阅读的功能。特别应指出的事,这类语言往往通过反常化的途径向读者新执法处吁请,激励人们创造性想象活动的进行,从而发现作者创造的非现实性,然而又乏真实性的世界本质特征。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的思路及方法1•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具有明显的理想化特征。通过文学类课文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把握明示性信息的基础上,破译隐示性信息;合理运用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体

6、悟作者写作动机;根据不同问题的创作规律,评价作品社会价值等等都需要借助深层阅读能力来完成。而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贯穿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也构成了文学作品鉴赏的主体内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只是“起点”,而深入进行文学教育,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才是“终点”一一阶段性终点。2•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要分层次。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要经历两个层次;感知内容,借助艺术的真实观察世界;评价内容,结合生活的真实认识世界;“感知内容”,有其特殊价值,没有这个“起点”,是不可能进入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第二层次,也就无法达到文学教育的“

7、阶段性终点”。我们所说的“起点”,实际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习得”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引入“学得”的境地,使他们开启理性思维活动,从而认识阅读对象的本质和功能。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强调的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完成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这一步意义重大,实施亦有难度,教师要从多角度,通过多多渠道,引导学生;并用各种手段验核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感知是否到位。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依靠紧扣诗词进行分析,就诗论诗是不够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进一

8、步拓展与深化。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可以培养的,通过不断地深化拓展,学生能够感受到形象思维所带给他们的巨大的审美感受,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真正“乐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强烈的艺术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使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创造美,形成良好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