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

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

ID:3131362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_第1页
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_第2页
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_第3页
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_第4页
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运用“三全”管理理论创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  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试图从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创新科技竞赛、参与科研训练和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等多方面出发,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培养过程、全方位管理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三全管理;人才培养  高质量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运用“三全”管理理论,从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创

2、新科技竞赛、参与科研训练和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等多方面出发,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培养过程、全方位管理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以供同仁们参考。  “三全”管理来源于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思想,指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称为“三全质量管理”。从高等院校来看,如果把高等院校比喻为一个生产人才的企业,那么,学生就是产品,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产品的质量之一。因而,完全可以借鉴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思想与方法,为高等院校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本科生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创新实践教育的全员参与5  所谓创新实践教育的全员

3、参与,是根据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理论,要求并发动创新实践教育相关全体人员,包括院校师生以及专业企业等,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教育的工作。因此,必须把教师、学生及企业等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共  同抓好创新实践教育管理,共同把关,才能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实践教育的全员参与,可以通过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创新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来实现。  1.改革创新教育模式  包括倡导研究性教学,将创新实践引入第一课堂以及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将创新教育纳入培养计划等两个方面。  (1)倡导研究性教学,

4、将创新实践引入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养成思维的主要场所。因此,高等院校教育应当积极倡导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鼓励教师采用研究型教学,特别是模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氛围,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模拟式教学: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给定某种特定的模拟环境,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就特定主题进行授课和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通过对不同主题分组准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5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教材,运用多种

5、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2)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将创新教育纳入培养计划  高等院校教育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可规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外,必须修读第二课堂活动至少4个学分以上方能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发表学术成果等方式获得以上学分。学生第二课堂的表现可作为诸如《创新实践能力与素质》课程

6、的成绩记入学生档案。要求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在课余时间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实践活动项目,以获取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  2.构建创新科研训练体系  创新科研训练体系可由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学科创新科技竞赛等平台组成。  (1)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当前,教育部已有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部分省设置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部分高校也安排有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均提供一定经费支持。  (2)学科创新科技竞赛  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的教育教学环节,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高等院校教

7、育应当组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或学术节等活动,学生骨干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舞台。5  3.建立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实践基地可由校内校外多层次组成,共同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服务保障。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可在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整合,面向创新教育学生全面开放,主要保障专业基础性强、理论性强的创新研究需要。此外,高校可依据就近原则,在所在地与相关专业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实践校外基地,为专业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创新研究提供服务保障。  二、创新实践教育的全过程覆盖  所谓创新实践教育

8、的全过程覆盖,是指根据人才培养质量的形成规律和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管理原则,从新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离校,全过程推进创新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空间上将一般高等院校4年制本科生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以新生研讨课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