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

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

ID:3130875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_第1页
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_第2页
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_第3页
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测平均速度》的教学  现将使用人教版八上物理新课本、有关《测平均速度》一节教学的两点浅见简述如下,用以跟同行交流,并期望得到各位师长指教。  一、改进实验  1.更换器材:我们选用“圆柱体组”里的铜或铁圆柱体代替小车,实验效果特别好!  2设计表格:规范地绘制表格十分重要!课文里p23的表格有2点应该修改:  ⑴按实验教学的常规,物理量的符号要规范、含义要唯一!课文里的图1.4-1如图1所示:斜面长s是总物理量、不该带下角标“1”;上半段的坡长应该用“s1”表示;而“s2”则用来表示下半段的坡长!同理全坡段的平均速度用“υ”表示;“υ1”和“

2、υ2”分别表示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也就是说:总物理量不带数字下角标;下角标的“1”表示上半段的每个物理量;下角标的“2”表示下半段的每个物理量;全坡段的某个物理量如“t”要测量3次咋表示?可写个汉字加以区分如:用“t全1”、“t全2”和“t全3”来表示测量3次总时间;而上半段测3次时间则表示为:“t上1”、“t上2”和“t上3”;下角标的“1”或“2”是“分物理量”的标志、不能用来表示“总物理量”!这个观点应该贯穿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上述说法表面看有点麻烦,但实际确是很“规范、含义唯一”。4  ⑵课文里p23的实验表格,均应补写各物理量单位(

3、让学生填写单位,是不符合“设计实验表格”教学要求的)。建议用表1或表2替代课文里的表格:其实验步骤顺次改为:①先测上半段;②再测全坡段;③最后算出下半段。若绘制表3所示,更符合“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实验教学要求。  附注:给出课后练习题:  ①怎样用上半段的平均速度为υ1与全坡段的平均速度为υ,表示下半段的平均速度υ2?〔提示:υ2=(υ1υ)/(2υ1-υ)〕;  ②怎样用上半段的平均速度为υ1、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为υ2,表示小车在整段斜面上的平均速度υ=?〔提示:υ=(2υ1υ2)/(υ1+υ2)〕;  ③试比较υ1、υ2和υ的大小?(提示:υ2

4、>υ>υ1);……  二、习题教学  1、课文里p25-2题:在用图1.4-1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υ1和υ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教参p27给出答案为:“由于测量误差,运动的路程可能不同;运动的时间可能不同”。  我们认为按课文所述:υ1是表示全程的平均速度、υ2是表示上半段的平均速度。由于小车在斜面上是加速下滑!而不是“由于测量有误差”所致!建议该题修改为:“某同学在同一坡段上测得2个υ1或2个υ2为什么数值不一样”?这样参考答案才正确。  2、p22的习题也涉及平均速度:  ①1

5、题:υ4=s/t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教参p26给出的答案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但用这种方法比较起来很不方便”。  事实证明:运用这种方法有时解题却很快捷!例如摘引义教版p25.例题2:郑州到上海铁路线长1000km,客车运行约需14h;若郑州到南京铁路线长700km,从郑州开出的客车需多长时间能到南京?  “心算法”更简捷:∵1000km要运行14h,∴每km要运行0.014h,∴700km需运行9.8h!注:“9.8h”不符合生活用语!要把9.8h折合成:9

6、h48min!故建议将“用这种方法比较起来很不方便”,修改为:“用这种方法不太适合人们的习惯”。  ②3题: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在求“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若有学生问: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再÷2,行否?答案是“错”!他错在违背了“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上、或在某段运动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只能“用它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无其它解题思路可寻!  ③4题:题里给出的“北京南站到

7、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时刻表”,建议修改为表4所示。利用此表更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知道列车什么时刻从某站开出、什么时刻到达某站;会算列车从北京南到济南西的运行时间(到站时刻-开车时刻)=1h32min;会看出列车从北京南到济南西的路程s1=406km;会计算列车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υ41=s1/t1=406km/(23/15)h≈264.78km/h。以上是课标活动建议:“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的全部内涵。本题⑵问速度单位若采用“km/min”更简捷!此题只是比较运动的快慢,只要单位统一即可进行比较,既便于计算、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速

8、度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该问速度单位不应该局限于必须采用km/h或m/s。  向提供图片的王秀峰高级教师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