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ID:31306225

大小:11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错法在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副词+名词”和“程度副词+名词”的语法分析研究进程为案例,探讨如何在语言学课中运用试错法逐步引导学生追问它们的性质、语用价值、语义双向选择特点,总结试错法在教学上的意义。  【关键词】试错法语言技能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20-03  一、推行试错法的意义  试错法是一种不提供或尽量少提供事先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积极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多种方法之后,自我选择最佳方案,最后老师才详细赏析优点、说明错误理由及改正错误的方法的教学方法。推行

2、试错法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可以克服传统“灌鸭式”9教学的弊端。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设法来诱导学生去理解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或自己总结出学习单元的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教师所总结的要点,只能接受教材或教师的观点。特别是接受应试教育之后的学生,习惯了老师给出标准答案,按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处于教师与教材的双重权威下,主体意识进入沉睡状态,往往不会自学、自己探索,甚至对大学老师超越教材多讲课外知识都非常不适应。学生不会观察事物,发现异样,提出问题。没有怀疑也就不会提出假设并进行探索,没有经过证伪和探索,学生就学不会自己思考问题,证实或证伪问题,批判和鉴别意识也就无从培养,当

3、然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难以培养起来。  第二,可以让枯燥的语言学课生动起来。语言学课程很抽象,在大一、大二开设时,如果学生还按中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来学习,往往会产生畏难和觉得枯燥。由于中学有淡化语法提法,广大老师对于它的弊端已经有了反省和补救,不过也有不少教师避开自己所不擅长的语法,极少给学生讲语法知识,所以学生没有建构好适当语法知识结构框架,有的可以说是语法知识非常缺乏,因此对于语言课往往也觉得太枯燥、太难。通过试错法,我们让学生从最细微的语言现象出发,打开他们思考的窗户,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不断寻找最佳解释,从中发现语言学并不是那么的无趣无用,也学会了运用语言学知识思考问题解

4、决问题的方法。  二、语法教学中试错法案例分析  我们在使用试错法时,不是把所有的答案都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用不同方法来解释一些语言现象。然后老师在提示这些答案中有哪些不够完美的地方,学生继续努力寻找另一种解释,老师又再次点评提示。如果遇到了新的知识点,如果课本里没有或者是没有详细介绍的,我们就积极导入新知识。以问题为引导,发现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缺陷,然后再导入新知识。其过程呈现了波普证伪说的四段式:问题―试探性的解决办法―排除错误―新问题,每个新问题是下一个四段式展开的开始,循环往复。9  以前语法一般规定名词前面不能出现副词,并且把这个当做体词和谓词的鉴别条件之

5、一。但是近年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频频出现。我们收录一些例子来给学生分析,请他们使用现有的知识来解释这些句子,引发他们对这种新语法现象的关注:  (1)人不人鬼不鬼。  (2)他很青春很阳光。  (3)这人太书生气了。  (4)今天也阴天。  (5)我才60分。  学生很活跃,不过思路主要集中以下两种说法。  第一种:词类活用说。学生们对于这些句子有的用词类活用来解释。古代汉语里有用“不”作名词活用的鉴别字。所以他们对于例(1)直接就用词类活用来解释。接着他们认为“很”、“太”、“也”、“才”也都是副词,其后的“青春”、“阳光”、“书生气”、“阴天”、“60分”都是名词或

6、名词词组,是前面的副词赋予了后面的名词临时充当谓语,活用为动词,所以他们认为这些句子都是词类活用。  老师提醒:什么是词类活用?这些例子的出现频率大不大?学生们自己才说:确实不太符合词类活用,因为这些句子类型出现的频率也不少。特别是“很+名”,似乎是很能产。他们举出了这些例子:“很古董、很现代、很上海、很香港、很左、很道德、很阿Q、很雷锋、很激情”等。既然已经这么能产,就不能用临时改变功能的词类活用这一概念来解释了。学生于是重新寻找答案。9  第二种:动词省略说。有的学生说是动词省略。比如例(1)、(4)可以补上动词“是”,可以说成“人不是人,鬼不是鬼”、“今天也是阴天”,

7、句意不变。例(2)可以补上动词“他很有青春阳光的气息”。例(5)可以补上动词“考/得”,说成“我才考了60分”或“我才得60分”。  老师提醒:这些替换仅仅加上了动词吗?有没有加上别的成分?它们的句意都完全相同吗?为何不给例(3)补出动词来?  学生们发现:例(2)不仅仅补上动词,还加上“的气息”,把“青春阳光”的语法功能改变了,让它们从谓语变成定语。  老师指出这不符合替换法或变换分析法的平行等义原则。向学生介绍变换分析法的一般方法和条件。变换分析法在语法分析中经常用,你们所使用的加上动词句意不变的方法其实也是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