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草原之美

探寻草原之美

ID:31296241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探寻草原之美_第1页
探寻草原之美_第2页
探寻草原之美_第3页
探寻草原之美_第4页
探寻草原之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寻草原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寻草原之美  摘要: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发现美的眼睛呢?通过学习《草原》一课,师生一起开始了一次在言语的意蕴中探寻草原之美的快乐旅程。  关键词:意蕴;探寻;草原;美  一、在言语的意蕴中浸润色彩美、动感美  景物描写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孩子们自己感悟到的文字背后深藏的内涵,与孩子们进行亲密对话,力求把“美”的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并通过诵读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片段1】  (生默读2~5自然段)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从“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

2、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中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这么多人老远就骑马来迎接客人。  师:的确如此,老远就来迎接,可真够热情的。6  生2:老师,我觉得这句话不仅写出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还写得很美。作者把这群疾驰而来的迎客队伍比作一条飘来的彩虹,我认为可能是他们穿的衣服颜色鲜艳,才会给作者美的印象。刚才读这句话时,我觉得真美。  师(一愣,然后惊喜地):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请看插图,他们的服饰确实色彩鲜艳,很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老舍先生在这里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把迎客队伍写得美不可言,真是太妙了!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读出来吗?  

3、生2动情地读。  生3:老师,刚才他读得太慢了,我认为语速应该快一点。这句话除了写色彩美,“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语还写出了草原纵马疾驰的那种动的美。  师(激动地):是动感美!  生3:对,对!  师:你真了不起!读书就应该这样,能抓住关键词语用心体会文字表达的意蕴。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生3读,学生自发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体验。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草原的色彩美与动感美。  【反思】  此片段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感受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时的意外收获。“热情好客”这是很好体会到的,而“美”6却不易发现。但我们班的学生却发现

4、了,并且还有了自己的深刻体会:服饰的色彩美、骏马的动感美。这确实让我一愣,让我惊喜,让我激动。也许这一发现可能偏离了我最初设计此课时的教学目标:感受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但我毅然决定带着学生畅游在发现“美”的快乐中。而此时服饰色彩的艳美、骏马奔驰的动美在老舍的笔下、在学生的读中、心中都更加的圆润。  二、在言语的意蕴中徜徉静寂美、辽阔美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这一座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见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座桥梁来了解作者。  【片段2】  师:请同学们继续发现课文中蕴藏的美

5、吧。  生4:“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从这一句我体会到草原很静,是一种静寂美。  师:你能把这种静寂带给我们吗?  生4读,其他生闭眼想象。  师:草原这样静寂,是为什么呢?  生5:我知道,这是因为草原太大了。  师: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生5:课文里写“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师:这是一种什么美呢?  生6:我觉得这里可以用“辽阔美”来概括。  师出示草原图片。  生6:草原好辽阔呀,我真想到草原上去走一走。  师:好的,那你就带我们去走一走!6  【反思】  草原的

6、“静”、草原的“大”也许是每一个去过草原的人都有的印象,但学生却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唯有借助语言文字来体悟。好的文章常常使人意犹未尽,学生在体会到语言美、景色美的同时,我通过深层阅读引导学生尽可能把只能“意”会的内容展开想象、丰富文本,把文中深藏的意蕴、学生内心被触动的情感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引起与老舍先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个片段中品读的句子也许会被一些老师忽视,因为2~5自然段重在品“人”,但我个人觉得品“景”是为品“人”做铺垫的。只有在这样“静寂、辽阔”的环境中才会孕育出这样淳朴、豪爽的人。循着“美”的线索解读文本,会让“草原”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美”的回忆,这是一个独特的阅读

7、体验。  三、在言语的意蕴中沉醉风俗美、人情美  西方美学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性交流(或对话)。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好的阅读就是一场精神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旅程。只有挖掘文本,开展深度阅读,与文本作者对话,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更高的境界!据文而入境,因境而生情。  【片段3】  师出示句子:“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