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9365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数学课堂设问要恰到好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设问要恰到好处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设问会开启和推进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中的设问艺术,至少有三大好处:即提高教师授课的吸引力;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数学课运用设问艺术呢?文章从设问的误区和技巧两个层面阐述了观点。 关键词:设问;误区;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89-02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和方向。问题触发思维活动去寻求解答,而一旦找到完成任务的手段或方法并付诸实施,问题即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就是由新的或不熟悉
2、的情境引起的,将已有的知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形成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研究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让课堂逐步变得有效。 一、课堂设问的误区 一些教师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策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果。现阶段课堂提问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一问一答,频繁问答。如满堂的“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回答是“是”,“不是”,“对”,“5不对”。 2.忽视学生年龄特征,脱离学
3、生的思维发展区,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无法回答。 3.提问表达不清楚,缺乏层次。例如,讲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时提问:“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于措词不当,学生不解,也不好回答。 此外,还存在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没时间思考,甚至提问只面向少数尖子生,多数学生做陪衬等问题。 二、课堂设问的技巧 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课堂设问要重视设问的方式和设问的对象的研究,数学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技巧很多,要善于设计问题,做好引导。设问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4、 1.提问要有目的。课堂提问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师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不断调控教学程序。课堂提问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当地设置问题,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专题或概念上,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并最终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的。课堂提问是为了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是课堂提问的真正目的。通过多种问题的
5、解答,可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推理论证等综合能力。5 2.提问要有角度。课堂提问要能找准切入点,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引入时,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在开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人体画像,如雷峰雕像或维纳斯像,或引导学生观看国旗上的五角星,提问学生这些画为什么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然后暗示学生问题的答案和今天所学的内容有关,这样学生一定会集中精力弄懂今天所学内容,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此设问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问的切入点可选在引入处设问,
6、此时学生正在期待一节课的新知识,大脑比较兴奋,思维比较活跃。切入点可在重点处提问,在学生接触新知识的重点处设问,引导他们正确掌握知识的本质;切入点可在难点处设问,学生在学新的知识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的感到难学,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难点,必须从思维角度去铺路搭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切入点可在知识的模糊点处设问;切入点可在结尾处设问。 3.提问要适度。作出设问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以及时作答。课堂设问应紧紧围绕教学主线,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时间、方式将设问设计成集体回答,小组或同桌讨论回答等形式,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
7、动中来,以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后就问学生当条件变化时,结论如何变化?如矩形各边中点依次连结而成什么样的四边形?有个学生能答但是逻辑混乱,可能是紧张,笔者用“慢慢来仔细想一想”,“再完整地讲一遍”5的话语来稳定学生的情绪。继续问该学生:改成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等又如何呢?此时,该学生受到老师眼神的鼓励,答题有条理多了。笔者又转而问旁边的学生,当结论变化时要求条件如何?即要依次连结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为矩形(菱形、正方形)时
8、,条件应如何变化?最后,可以问学生:结论能否为梯形,为什么?这样随着问题的深入,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去思考、去探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