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ID:3129301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思维探索性、灵活性、广阔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猜想能力、应用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思维探索性;思维广阔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转移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一、培养思维探索性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让学生放手去尝试探索的习惯。利用好预习案,放手学生去预习、去学习。  2.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以学生学习小组为主体,教师为

2、辅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高质量的提问,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地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好奇,而且还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二、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解题中我们往往强调要有“法”可循、有“路”可行,却忽视了知识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式,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例:设函数f(x)的导函数为f′(x),对任意x∈R都有f′(x)>  f(x)成立,则()4  A.3f(ln2)<2f(ln3)B.3f(ln2)=2f(ln3) 

3、 C.3f(ln2)>2f(ln3)D.3f(ln2)与2f(ln3)的大小不确定  这道题除了用构造函数F(x)=的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符合题意的特殊函数如:这样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从开发智能,培养能力这一目标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平时教学中注意总结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思维广阔性  数学问题的解题策略是指探求数学问题的答案时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诸多解题策略的综合运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

4、生知识与智慧的增长;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而多题归一的核心即为将最为基本的数学思想应用到更为广阔的运用中。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提前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像数学家那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其显著特点就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通过这些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学会解题,形成

5、独立、有信心、有恒心、自强而富有创造力的人格。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4  培养。  五、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课堂上善于寻求及创造发现问题的情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对创新思维培养的效果。  这道题的结构特点和++…+类似,学生知道用裂项相消的方法去做。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出大胆的猜想,也把这道题中的每一项拆成两项,使中间项恰好相消。按照这个猜想让学生动手尝试,然后得出结果,即  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想象得出猜想、假

6、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教师应该启发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猜想,知识间联系的猜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思维的主动性。  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我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成绩优异,但在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方面却并不突出。因此我们应该从课堂做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理论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例如,高中数学中统计案例,求生活中最优解的问题,计算银行利息,利用解三角形测量不能到达的距离、高度等等很多实际问题,课后还有很多探索与研究的问题,通过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看

7、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靠学习某个单元就能发展起来,而是在学习中逐步体验和培养起来的,有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  参考文献:  [1]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5.  [2]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78-79.  [3]季素月.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48.  [4]任明中.例说创造性思

8、维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1999:12-14.  (作者单位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中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