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

ID:3129164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_第1页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_第2页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_第3页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其实只要好好研究一下鲁迅的文章,哪怕只是几篇经典之作,你都会发现周树人不但不可怕,他还能教会我们怎么写好高考作文。  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一项要求,其中的“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主要是针对记叙文。记叙文写人要懂得刻画形象,描写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丰满可感;景物描写要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或创造氛围,或衬托渲染,或寓意象征,皆以佳景真情取胜。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你就会明白记叙文的写作精髓。  1.化

2、虚为实动人心  生活中存在着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如:思想、感情、声音、气味等。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为“虚”的事物表现出来,就必须把它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形象。  譬如说一个人思想陈腐,这是抽象的说法。怎样使之具体化呢?鲁迅在《祝福》中要表现鲁四老爷的思想陈腐,他不是用概念,而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描写,“……极分明地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位半吊子的老监生,你看他标榜“事理通达”,可和“我”一见面,即“大骂其新党”,而且“4他所

3、骂的还是康有为”,都已是辛亥革命后十多年了,他还在骂改良派,可见他的迂腐保守。你看他标榜“心气和平”,可当看到成为寡妇的祥林嫂时,便皱着眉头,但因她吃苦耐劳,能干而工钱又少时,便未反对地收下了她。当祥林嫂在祝福之夜死去后,他得知情况后更是“且走而且高声地”骂道:“不早不迟,偏偏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种谬种。”这样的化虚为实,一个活生生的人就立在我们眼前了。  2.细节描写显真情  “形象丰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祝福》中的细节描写匠心独运,令人拍案叫绝。  比如,祥林嫂被劫。被劫的过程草草带过,但是被劫之后

4、作者却给我们留下一个现场:“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才见平平正正地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这是鲁迅故意设计的不合情理的地方,既然是“抢”,现场总应该有挣扎反抗的痕迹吧,至少那装米的淘箩就不可能“平平正正地放在岸上”。对于这个不合情理,唯一的解释就是祥林嫂根本没有反抗。因为祥林嫂是“逃出来”的,潜意识里被婆婆带回去是天经地义的,是容不得反抗的。这里的细节突出了祥林嫂受到封建礼教毒害,却还自觉地维护着封建礼教,这就更让人悲哀。  3.勾勒背景绘丰满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一般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

5、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人物的性格、情感,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社会环境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对分析人物的命运、性格有很大的作用。4  比如,作者三次描写到了“祝福”的景象,作为社会环境的描写,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祥林嫂的两次离开与回来,祥林嫂的希望和绝望,祥林嫂的生和死都是在祝福的背景下一点一点地展现出来的。祝福本是旧俗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好运气的庄重仪式,可与之相对的是祥林嫂在这样的欢乐气氛中一步步被逼上绝路,一点点丧失求生的欲望,这种鲜明的对比,极大地深化了小说的

6、主题。  二、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之一是深刻。《考试大纲》中对“深刻”的要求是这样表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性”。而鲁迅的文章,正是深刻的典范。  1.借我一双慧眼――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在《药》中,华老栓一家与夏瑜一家的悲剧故事,由两家姓氏的组合可以概括为“华夏悲剧”,即由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写出了中国社会的悲剧。《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许多疯话和疯子的一些超常举动来寄托作者对几千年来封建制度和封建传统的深广忧愤与哲理思考。  在《拿来主义》中,鲁迅既批判了那种在旧的

7、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对于这些貌似警惕性很高、革命性很强的“孱头”和“昏蛋”,鲁迅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了他们的实质。鲁迅清醒地、坚决地反对他们所代表的错误倾向,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清了第一层障碍。  2.上穷碧落下黄泉――追因问果,追本溯源4  对待文化遗产这件事并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重大原则问题。而文化问题又同一个国家政权的内外政策密切相关,因此鲁迅在构思本文时,就把它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追

8、根溯源,从近代的闭关锁国到“现在”的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缺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这样,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把矛头指向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尖锐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