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9152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让心灵在美中徜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心灵在美中徜徉 【摘要】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美的情感因素,感受亲情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承担之美。让我们懂得珍爱亲情、感恩亲情、珍爱生命,承担责任。 【关键词】亲情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担当之美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西南政法学院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对中国人大加赞赏“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这个全世界属中国做得最好。”《散步》一文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美的情感因素,让师生的心灵在亲情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做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 人性之美。学生通过声情
2、并茂的朗读,在理解、品味、评说中感受人性之美。 如:我读“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我慢慢地,稳稳地。”感受到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 我读“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感受到妻子――温柔贤惠。 我读“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感受到母亲理解孙子的心思,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小孙子的心愿,彰显了人类生命的真谛――对幼小生命的保护,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4的传统美德。母亲是个――温和慈爱的人。 我读“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感受到儿子――聪明伶俐、可爱懂事。 生命之美。文章第一处
3、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鼓起了水泡”。第二处对小路的描写:“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流露,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 “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
4、情。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母亲的疼爱与孝敬,也正是对生命的善待,对生命的真爱,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春天来了,一切都从头开始。抖擞抖擞精神、舒活舒活筋骨,生命充满新、美、力,人们就该以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迎接美好明天,去创造未来。没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就不会感受景色之美丽、生活之美好。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亲情之美。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4 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
5、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习惯听从”、“总是听我的”、摸摸”、一“蹲”、一“背”字里行间蕴含真挚的情感: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婆媳情。给我们勾勒一幅“温馨和睦、母慈子孝,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图。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幸福的家庭,需要相亲相爱、互敬互爱、互让互谅,相互理解与包容,人世间的亲情又是多么美好! 担当之美。“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
6、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和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以轻衬重,以小写大,“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在突出“尊老爱幼”这一主题的同时,还写出中年人责任之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育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承前启后的中年人责无旁贷。 一个慈母、一个孝子
7、、一个贤妻、一个可爱的小孙子,一个是真诚的理解、一个是绝对的信任、一个是贴心的温良、一个是聪明可爱……4《散步》在传承尊老爱幼这一中华美德的同时,又告诉我们在细微处体验亲情之美好、感受生命之珍贵。我们的心性得到滋养――珍爱亲情、感恩亲情、珍爱生命,让我们懂得如何承担责任。一个家庭能够温馨和睦、其乐融融,需要我们每个成员或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彼此理解、包容,那么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文明的国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