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8056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谈初中英语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对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在新的形式下也有了新的方向,新的目标。作为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任,更要吃透课改精神,身体力行,与时俱进。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目标理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05 新形式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就是指在新课程目标和
2、理念下的英语教学。 一、要吃透新课程目标和理念 我们知道:“传道、授业、解惑”这只是从教书匠的角度得出的答案。现代教育要求老师不能只做教书匠,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吃透新课程标准和理念。 (一)什么是新课程目标5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二)新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多种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5.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新课程目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向 (一)培养学生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与人交流的工具,其学习的目的在于实际运用。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第一、任务型的课堂。此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做中学,用中学”,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组织成互动
4、性较强的编对话、编游戏、讲故事和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更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第二、任务型的课后作业。传统的读、背、抄写等作业形式弊端是只注重记忆和结果,而忽视了运用。学生的实践和运用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活动,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大大激发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一个孩子独立思考,自己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学生具有这种能力,他们会终生受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轻松自如。 第一、老师给学生出示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
5、学案去预习、找问题、探究,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第二、教会学生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即复习原来的知识、学习新内容、如何提高拓展自己的能力等。第三、让学生通过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获得更广泛的英语学习资源,从而在完成计划时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方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好的学习态度、策略、更高学习目标、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估能力等,从而综合形成一种很强的学习内在动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一、课堂上合作学习。教材中每个主题的对话之后都有“Pa
6、irwork”或“Groupwork”,这就能让学生很容易地仿照对话进行合作操练,让学生在实践的运用中学习英语。第二、合作完成作业。(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组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个组大约五,六名学生。每组设一个小组长,以便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作业,讨论交流、互相监督完成作业。(2)在开学初由老师设计好一张有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求的表格,每项分A、B、C三个等级。分别记5分、53分、1分。(3)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加2分,不遵守纪录的每次扣1分。(4)每周由小组长评出每个组员的总体情况,并上交给老师。老师评出优秀的小组,为了集体的荣誉,同学们都不甘示弱。课堂上专心听讲,气氛十
7、分活跃;课后积极消化巩固、完成作业。 三、让学生爱上英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了英语,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才会在英语上投入极大的热情。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英语呢?(1)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2)让学生爱上你的英语课 (1)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 第一、老师要有很好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一名善良和慈爱的教师,他能尊重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他能用宽容和坦诚的胸怀去亲近、理解孩子。老师还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