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ID:3127878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_第1页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_第2页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_第3页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意象是物象、形象;意象是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寄予作家个人情感的物象。在古诗词中,意象是诗歌的核心,也是作者情感的凝聚,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所要传达的情感了。那么,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意象呢?文章就结合教学实践和历年高考的相关诗歌鉴赏进行简单分析。  一、通过联想找相似点,融物、情、理于一体  把自己的情感借助物象来表现,所借助的物象就是意象的外在表象,要抓“意”,就需借助物象,而对物象的分析,最有效的方法是联想。通过联想,从物象到情感,

2、从物象到哲理,由表及里,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意象。  首先,可从外在形态上来进行联想。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时,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而所借助的这个物象和自己的“意”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月”的意象,由月亮的圆联想到团圆,而现实中无法团圆,也就有了思乡怀人之“意”。如李白《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一句,对于边关的将士,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想,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其次,从内在情绪上进行联想。所谓内在情绪即诗人的内心情感和物象之间的契合的情感交汇点。同样是“月”4的意象,由残月而联想到人缺,再到分离,于是,孤单寂寞,内心的凄凉也就

3、从残月的物象中透露了出来。在诗歌鉴赏中就可抓住这一点进行分析。如2012年高考中对《梦江南》(温庭筠)中“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一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的分析――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一位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就凸显了出来。  其三,从时间和空间意识上进行联想。从时间上看,诗人在刻画意象的过程中,总会雕刻上时间的印记,尤其是从时间线索来抓诗人的情感变化更为重要。以2009年高考中《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一题就问到“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4、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诗人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二、抓住画面,联系背景,想象和感受  意象借助物象而呈现,于是,意象也就无形中有了可以观的面面。同时,诗人在意象的创造中,总是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因此,在诗歌鉴赏中去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也是关键的。  如《雨霖铃》(柳永)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4的句子本是想象旅途中的情状的,诗人乘船泛江,从醉酒中醒来,看习习微风吹拂着萧萧柳枝,一弯明月

5、悄然而升,此时诗人心中不免有几分凄凉,因那客情之冷落,风景也随之清幽,离愁别恨也就油然而生了,而这些都凝聚在凄清的画面中。教学中,教师就需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用于呈现诗人所刻画的景象,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效果会更佳。  三、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  后来的作家会受到前面作家的影响,哪怕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作家之间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而一个民族因地域、风俗等原因,在对同一类事物的表达上就具有了一定的相似点。这体现在诗歌中,诗人在刻画意象的过程中,总会将这个相似点纳入其中,于是,诗歌中的意象也

6、就有了某些固定的寓意。在高中诗歌鉴赏中,了解并掌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以“寒蝉”的寓意为例,蝉在秋后不久就会死去,这是生物规律。而在诗人的眼中,当秋雨过后,蝉儿随着哀鸣而消逝,不免就有了悲凉的感慨。因此,寒蝉也就和悲凉、凄清相联系起来了。如《咏蝉》(骆宾王)中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一句,诗人以蝉和自己的处境对应起来。西陆指秋天,按常理,在狱中的人对外界的四季变化是不甚了解的,但对声音却较为敏感,随着蝉声渐起,诗人心中也就不免多了几分悲凉。而“南冠”原谓楚囚,在此借来点明自己的身份

7、,于是,自己朝不保夕的命运和蝉的生机将尽也就有了共同之处,作者对蝉的怜惜之情不用言表,而自己的悲凉也就随之呈现。此外如菊花之坚贞、高洁,梧桐之愁思,杜鹃鸟之凄凉、哀伤等都是常见的意象寓意。  在高中诗歌鉴赏中,对意象的分析首先要做到独立性,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的极端;其次,要根据具体的诗歌,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背景、风格等来对意象进行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模式化。当然,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了学生对意象的独特理解,尤其是当学生有自我理解时,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从学生的理解出来,结合意象的内在意蕴来进行对比、交流。  总之,在高中诗歌鉴赏中

8、,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来对意象进行分析、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诗歌的内涵,从而理解并掌握诗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