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679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如何还给孩子们自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还给孩子们自由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大多幼儿园秉承多给孩子自由的宗旨,安排了大量的自由游戏时间,而老师们在组织孩子具体的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放”孩子自由地玩耍,孩子们玩得杂乱无章、闹哄哄等现象。表面上,孩子们确实是自由了,然而,由此出现了有些孩子倒对以前老师参与的游戏十分怀念,有些孩子则由于没有老师的及时参与而得不到进一步锻炼发展的机会……这是当前许多老师已发现并深感困惑的。那么,在具体的游戏指导过程中,老师们该如何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积极地游戏,做到活而不“乱”,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呢?我觉得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自由应建立在儿童需要的基础之上
2、每时每刻,你是否留意你的孩子们最需要什么?如果你能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孩子“自由”,那么“自由”4的功效就能自然而然地发挥了。就拿教师间接指导的角色游戏来说吧,教师首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精心考虑给幼儿提供什么样的玩具和材料,让孩子自由选择,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促进孩子更好地开展游戏。其次让孩子自己确定游戏主题。现实告诉我们,让孩子自己确定主题,游戏的主题往往会层出不穷,内容丰富充实。主题一经确立,教师应直接参与游戏中间,与孩子们商量游戏的具体玩法、规则,做到既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游戏的最大功效。例如,
3、孩子们想玩“理发店”的游戏,但又不知怎么玩,教师就可带领孩子参观理发店,让孩子们观察理发师是怎么替顾客理发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同时引导幼儿观察他们之间的交往状况。幼儿通过参观感知这些知识,他们就会玩了。最后要尊重幼儿在游戏开展后的自主性。开展游戏情节是游戏的主要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状况,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推动游戏发展。教师应始终明确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在介入游戏时应运用艺术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启发和指导,让幼儿有思考和创造的自由。再如游戏“理发店”,刚开始,幼儿往往会只局限于对游戏材料的操作摆弄上,而忽视了理发师与顾客之间的交流,这时教师就可扮演顾客
4、前去理发,主动地与理发师交流,通过相互间的问好、顾客要求的提出等引导孩子学会交往,从而丰富游戏情节,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孩子需要的自由是心的自由。在以上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多多少少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即教师对游戏活动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支撑,每当活动进行到有一定难度和困境时便给予点拨或暗示,使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并获得升华,使得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按老师的意图进行着活动。但整个游戏中幼儿是主动的,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内心是自由的,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幼儿主体的积极性,也收到了最好的效果。 二、儿童的自由不是与秩序相对立的4 日常工作中,其实我们对自由和纪律的理解往往过于偏狭,总以为它们
5、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律背反。其实,混乱不代表无序,有序也不代表自由。自由和秩序的关系不是表层的肤浅关系,而是深层的儿童的精神是否真正自由的实质关系。有的时候,让幼儿坐好,有秩序地坐好,是有效进入良好活动的重要准备。而有的时候,由于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关于人生的观念还只处于萌芽时刻,幼儿在许多问题上还只属于“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人,成人的任务就是要为其做出合理定夺、合理选择。给幼儿无原则的随便,一味地放纵,就会在幼儿本身不自知的情况下,养成放任无序的恶习。因此,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学会观察孩子的活动,学会善于把握孩子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在下一次活动展开之前,引导孩子自主讨论
6、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师生共同协商解决,形成大家认可的规则。我想,孩子们只有有了自己认同的规则,才会做到活而不“乱”,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由”的功效。 三、自由应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许卓娅教授说过:“给孩子自由,不是为了自由本身而自由,而是为了发展、为了以后更自由的一种选择智慧,以此来帮助幼儿建构建设性的自身主体,促进生态性的个人成长。”从教育学的角度,给幼儿自由,是为了幼儿的发展,给幼儿被动自由,是为了寻找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幼儿主动自由。 例如,在直接指导的语言活动中,我们应力求为幼儿创设自由表述和交流的氛围。我们知道成人的想象经常受到理性和知识的限制,幼儿的想象则更多地从自己的
7、情感愿望出发。在中班语言活动《会滚的汽车》中,老师在给孩子们欣赏完故事后,一改传统的提问方式,启发孩子们分别说一说“你觉得故事中让人最高兴和最气愤的情节”4,由于孩子们对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因而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也让孩子们对故事的重点有了很好的把握。最后部分,老师继续引导孩子讨论“故事中你感觉很奇怪、很有趣的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你听过什么故事也像《会滚的汽车》一样奇怪、有趣?请你介绍给大家听。”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老师让孩子们有机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