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

ID:31259838

大小:60.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1页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2页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3页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广东揭东一中曾繁强一、教材依据普通高屮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三框题。2004年12月第1版。二、设计思想木框题教学内容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岀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高屮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

2、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牛。所以,木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屮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哲学常识的大多数内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由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关键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

3、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

4、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四、教学重点:在创造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五、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六、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情景活动。七、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八、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预先组织学牛观看录像)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问题探讨]我们看到的这些人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

5、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这说明我们怎样才能够创造价值?(学牛回答)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所以能“感动中国”,主要是因为他们都为社会做岀了巨大的贡献,这贡献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劳动与社会相结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值得我们感动!(老师归纳)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投身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新课】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自身价值教师

6、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2页探究框题内容,结合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事迹,并思考所提问题:①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为什么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地人生看作真正有意义的人生?②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大部分学生都会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有幸福的生活,也只有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还会结合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具体人物具体事迹加以说明,像不顾自身危险,排除1・5万枚炸弹

7、的王百姓、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华益慰、“蓝领专家”工人孔祥瑞等这些人物的事迹去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教师点评总结:因为人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的。1、在劳动和奉献中去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身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

8、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在实践中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问题探讨: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你能结合其中的一人来具体说明吗?学牛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会总结出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河北农民林秀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