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45915
大小:5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7
《内科学讲义(20)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单元 常见急危重症 常见急危重症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概念 病因 诊断 心肺复苏 概念 心脏骤停(SCA)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射血功能骤丧失,是临床最危急的情况之一。 心脏性猝死是指因各种心脏原因引起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无法预测的死亡。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见。 既往有原发性室颤或室扑史,无脉性持续性室速史,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史,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或有明显心力衰竭,有QT间期延长伴晕厥史,心肌梗死后期的室性早搏等
2、均是猝死的危险因素。 诊断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过程 前驱期:心绞痛发作,胸闷、心悸加重,易于疲劳等。在心电监护下,如发现频发、多源、成对出现的室早或室早R-on-T,短阵室速,心室率低于50次/分,QT间期显著延长等,均可是心脏骤停的先兆,但心脏骤停也可无前驱期表现。 终末事件期:可出现心率明显改变、室性心动过速。在无心电监护下发现低心排血量状态,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头晕,黑矇,突然抽搐等。 心脏骤停:依次出现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脏
3、骤停后10秒内)或伴短暂抽搐(心脏骤停后15秒);断续出现叹息样的无效呼吸,随后呼吸停止(心脏骤停20~30秒),皮肤发绀。心脏骤停30秒后出现昏迷;心脏骤停后30~60秒出现瞳孔散大、固定。 生物学死亡:大部分患者在4~6分钟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发生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的判断 主要依据 突然意识丧失; 心音或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呈现:心室颤动、室性自主心律(即心肌电-机械分离)或心室停搏(心电完全消失而呈一条直线或偶有P波)。 在上述3条主要诊断依据中,
4、以心电图的诊断最为可靠,但临床很难做到。为争取时间,单凭第2条就可以决定开始实施心肺复苏(CPR)。 次要依据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自主呼吸完全消失,或先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随后自主呼吸消失; 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出现发绀。 心肺复苏 初级心肺复苏:包括畅通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和人工胸外按压(circulation),简称为ABC。 畅通气道:仰头举颏法及仰头抬颈法。 人工呼吸 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 口对口(鼻)呼吸:每次
5、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通气的频率为每分钟8~10次,开始应先连续吹气2次。 其他:口对面罩呼吸、呼吸球囊面罩装置等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秒,将A-B-C改变为C-A-B。 胸外按压30次然后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连续吹气2口。 胸骨下陷≥5cm然后放松。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进行5个周期的CPR 除颤:宜尽早除颤。在室颤发生3分钟内进行除颤,心跳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BLS2分钟后即行除颤。 院外除颤:强调自动体外除颤器(AE
6、D)的使用。 院内除颤:首选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 将两电极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部左乳头外侧,使电极中心在腋前线上。成年人一般 300~360J。 暂时不能立即除颤者,可进行心前区捶击 (1~2次)。 电除颤效果不佳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将细颤变为粗颤,再重复电除颤。 高级心肺复苏:在BLS的基础上进行复律、建立人工气道、药物治疗和复苏后治疗等。 心室颤动的处理 电击除颤:电击后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继续进行CPR2分钟,再检查心律,如需要可再次电击。如果电击后室颤终止,但稍后室颤又复
7、发,可按前次能量再次电击; 心肺复苏 室颤/室速持续复发者,继续CPR,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道;可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每次用药30~60秒后除颤,除颤能量不超过360J; 肾上腺素使用; 电击除颤最大到360J(可重复1次); 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搏的处理:立即进行CPR2分钟,再重新检查心律,观察心律有无变化,如无变化继续循环进行上述抢救措施。一旦有应用抢救药品的条件时,应给予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不推荐使用阿托品。 有效心脏复苏指征为: 患者皮肤色泽改善; 瞳孔回缩; 出现自
8、主呼吸; 意识恢复。 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首选药物; 胺碘酮:用于难治性室颤和室速; 异丙肾上腺素:仅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 碳酸氢钠:用于电除颤复律和气管插管后酸中毒持续存在时,循环停止>2分钟者。 给药途径:首选从上肢静脉、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插管建立的静脉通道给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和利多卡因还可经气管内给药。尽量避免心内注射。 心脏搏动恢复后处理 维持有效循环: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