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39745
大小:59.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构建初中科学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实践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初中科学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实践和思索【摘要】动态生成的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动态生成”能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本文主要谈谈如何有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一、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前提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源来自于高质量的课前预设。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更需要教
2、师对各种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布置,做到胸有成竹。[案例]“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的难点之一是探究“液体蒸发要吸收热量”。为了突破难点,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C。2•温度计置于液体中,读数是°C。3.温度计迅速从液体中取出后,仔细观察读数怎样变化。(连续观察一段时间)O4.最低温度是多少o课堂中让学生用棉签把酒精涂在手背上,教师问: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手背感觉到冷。再问:手背为什么会感觉到冷?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1:可能是酒精的温度较低。学生2:可能是酒精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的作用。
3、学生分组实验,有些学生得出实验结果:1•用温度计测出空气的温度表明21°C;2•用温度计测出酒精的温度20°Co酒精温度的确比空气温度低,教学陷入了僵局。假如空气的温度等于或略高于酒精的温度,教师就可以很好地解#:手分别接触空气和酒精时,当接触酒精时感觉较冷,不是因为酒精的温度比空气低,而是酒精发生了其他变化,才导致手背感觉冷。那么酒精的温度比空气温度才低1°C,人手的皮肤能感觉到吗?面对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假如教师有充分的预设,就可以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查阅资料:人的鼻黏膜对温度的变化是最敏感的,5*的温度变化,人的鼻
4、黏膜才会感觉到。皮肤对温度的变化感觉不太敏感,这样,教学的难点就能顺利突破了。二、利用学生失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动,尽管教师认真准备,但仍避免不了学生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面对学生出现的失误,教师要反应敏捷,迅速思考对策,把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因素,把失误变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案例]“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其中一组学生说: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慢。对学生在实验中生成的新问题,教师没有着急回答,而是问其他学生:你们的结果跟他的一样吗?他们的实验
5、结果是液体表面积大的,蒸发快,产生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呢?生1:可能是刚做完温度实验,铝片还是热的。生2:可能滴了不同的液体。教师再问实验组学生:把你们的实验过程汇报一下。生:一个滴一滴,一个滴二滴,就改变了液体的表面积。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中的不足:分析实验时哪些变量要控制,应该怎样控制;哪个变量要改变,应该怎样改变。由于实验的复杂性,需要在实验中控制多个因素,实验的操作难度大,容易失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实验中的失误,让学生暴露实验中的缺点,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从而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促进课堂教
6、学的生成。三、通过适度拓展,促进课堂动态生成学生现有学习水平是教学动态生成的基础,生成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生成。为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拓展,让学生学以致用,就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有什么样的体验,尽力掌握学生的“现有起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通过适度拓展,应用所学概念和规律,激活课堂。[案例]在七年级下“凸透镜成像”教学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并不意味着学生已掌握,其实离真正掌握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想要真正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地拓展到实际应用中去是必不可少的。拓展应用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分寸,问题要有阶梯性,要符
7、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例如关于'‘照相机”的教学,问题1: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哪一条规律?教师启发:照相机拍的像比人或物体是放大还是缩小?学生容易回答出"像是缩小的”,也就马上能想到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u>2f,f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