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

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

ID:31228258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_第1页
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_第2页
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_第3页
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_第4页
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适应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  采用EPQ问卷(少年式)分析初中学生个性特点和气质类型,运用学生档案袋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探讨了适应初中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适应初中生个性特点的班级管理成绩突出,连续两个学期班集体建设考核名列前茅,并获得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市内初中三个年级段,共288人参加个性问卷调查,年龄范围13~15岁。  (二)研究工具  EPQ的少年式,适用于7~15岁的少年儿童。E分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分量表测量情绪稳定性;P分量表测量社会适应性维度;L分量表测定被试做

2、答的掩饰性。结合E、N分量表可以测得气质类型。  二、调查结果  EPQ测试以班为单位进行,并以班级为单位提供结果。测查班级中,初一(3)班在年级学习成绩、班级活动等的排名均处于中等水平,被确定为实验班。以下测试结果以初一(3)班为例。  (一)E分量表总体状况5  调查结果表明:20%的学生内向,安静、保守,倾向于做事前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42%的学生外向,爱交际,渴望兴奋的事,易冲动,回答问题迅速,随和、乐观,喜动不喜静。38%的学生兼具了内向和外向的一些特点,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文静,有时也比较活泼。  (二)N分量表总体状况  

3、调查结果表明:44%的学生情绪较为稳定,易平复情绪;56%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紧张,好抱不平,情绪不易平复。  (三)P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38%的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人际适应良好;62%的学生倔强、孤独,不求实际,好挑衅。  (四)结合E、N量表的气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胆汁质42%,多血质38%,粘液质8%,抑郁质12%。  三、实施班级管理措施  (一)运用成长记录袋  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记录、个性特点、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建立和完善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便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及时反思自己,不断

4、改进工作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真正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  完善并正确运用成长记录袋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因此,它必然地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  (二)成立班级管理合作小组5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进行分组。大体遵从E量表(1内向、2外向、2兼内外向);P/N量表(2低分、3高分);气质分布(2胆汁质、2多血质、1个粘液质或抑郁质),再兼顾学生的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将5人分成一组,从而让这些异质的小组成员在合作管理中相互激发,各展其

5、长,彼此受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性格。  正如新课标中说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交流与合作不单是检验、纠正和完善自我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倾听别人意见的重要渠道。  (三)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全员管理制度  以班级管理小组为基础,建立学习和管理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小组内评定层次法,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这样,小组内的每个人都积极合作,为自己所属的小组赢得荣誉,从而使每一名学生在不同高度的起跑线上竞赛,都受到激励,在合作中找到了自信,不断完善自己。进行“人人爱集体,争做主人翁”活动,使每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

6、识,增强自理、自立和自治能力,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四)班主任工作要求  1.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尤其是奖惩方面。一般好学生易得偏爱,后进生易受偏见,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处事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否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班风。  2.5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引导

7、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绝无局外之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班旗、班标、美化自己的班级,创设自己的评比台。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再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参赛,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3.充分调动和运用学生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

8、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