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

ID:3122756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_第1页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_第2页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_第3页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作文教学中的提问式批改  【关键词】作文教学提问式批改  批阅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42-01  提问式批改指教师批阅作文时,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以提高其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将提问与习作批改结合起来,能使师生间沟通更迅速,教师能更快地将习作评改意见反馈给学生。教师提出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学生更容易明白其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修改,并从教师的提问批改中举一反三,自悟自得。  一、提问式批改的方式  提问式批改可以采用自我提问、教师提问、生生提问的方式。课堂上,当学生完成草

2、稿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自我提问,如问语句是否通顺,问标点是否正确,问写人还是写事,问人物特点等。教师的提问批改,可以分为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口头提问批改可分为课上集体提问、对学生个别提问面批。书面提问是指教师采用眉批的形式将问题写在作文批改栏。此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交换作文,采用生生提问的方式互相批改。这样能够极大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快乐体验。4  二、提问式批改的内容  (一)问直观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二学段习作时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要多问学生:当时看到了什么

3、?听到了什么?当时是怎么想的?力求让学生按照生活经验去写作,鼓励学生去写生活的真人真事。  (二)问事情经过。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常见的是事情描述不具体,重点不明。因而在批改作文时,一定要问清学生事情的过程。在保证事情叙述完整的同时,再对情节加以“过滤”,对一些无关紧要的段落进行删减缩略,而对重点情节则作“特写”。对于关键点,教师可以多问学生:当时,你看到人物的表情了吗?做这件事时,他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你听到某人说了什么?经常这样训练,学生会渐渐明白,要将事情写具体,一定要把人物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写清楚、写生动。  (三)问表达方式。中年级学生刚刚学写作文,他们的语言积累不够丰富,行

4、文时往往会出现表达不准确、不生动的情形,需要教师去慢慢引导。如一位学生写同桌:“他骨瘦如柴,但打起人来却十分厉害!”看来,这位学生善于用词,他努力把积累的词语用进作文。可当笔者观察他写的那位同桌时,发现只是和他相比身体瘦一点,但也没有到“骨瘦如柴”的地步。于是,在面批时,笔者问:“‘骨瘦如柴’是什么意思?”该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上来。笔者又问:“那你说说‘骨瘦如柴’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你文章中的那位同学是‘骨瘦如柴’吗?”听到这儿该生腼腆地笑了笑,直摇头。在笔者的指导下,该生把该句话改得更准确形象了:“4他个子高挑,体形偏瘦,但人却显得特别有精神!”  三、提问式批改应注意的地方  (一)提问要呈

5、现全体性。“教学要面向全体”,提问也如此,批改时提问不应只对少数尖子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选择讲评内容时要慎重,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设计问题时难易要适度,考虑到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给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的感觉。  (二)提问要体现层次性。由于一个班级内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作文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提出的问题也应该具有层次性。对于潜力生,主要针对遣词造句提出问题;对于学优生,教师的提问则可以放在谋篇布局或细节刻画上。  (三)提问要注重鼓励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提问式批改时,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对

6、他们提出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差异。即便是一些作文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也应先在其作文中寻找发光点,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和被表扬的快乐,然后再针对不足提出问题,达到让他们慢慢改正,逐步走向成功的目的。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揠苗助长,要激励而不是压抑;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得出结论。教师在课堂上当众批改时,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提问批改,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从自己的提问中有所受益,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提问式批改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作文批改方法,教师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懈努力,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4  (责编黄鸿业)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