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4980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初探 摘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要真正融入城市,更为根本的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和融入,才能实现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方式的转化,最终完全融入城市。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重视和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文化融入促进社会融入,有利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满足民众基本文化需求,有助于推进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文明进步。
2、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认同;文化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079-02 2011年9月,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加快推进中国农民工文化建设研讨会”7上,与会专家也一致呼吁,要加
3、强农民工文化研究、推进农民工文化建设,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尽快形成促进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合力。可见,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需求和现状,并开始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最终实现市民化,更为根本的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和融入,才能实现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方式的转化,农民工才能最终完全融入城市。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重视和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 一、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联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至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可是也必须要看到,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的1.5亿多农民工依然没有最终融入城市,在政府、市民和农民工自身眼里,他们还不过是城市里的过客,处于边缘地位。由于体制制度观念等原因,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迫切
5、而又艰难。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与实现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社会权益相比较,满足农民工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求、维护农民工文化权益更为关键。为农民工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标志。7 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应该通过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为农民工参与文化生活提供便利,丰富文化生活方式,满足文化需求,解决农民工文化生活突出的供需矛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为逻辑起点
6、,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的运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资源的生产和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保障,还有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财政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的指导、管理和绩效评估等内容。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对于常年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又尚未真正融入城市、还没有成为市民的农民工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他们基本上享
7、受不到,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和他们又有相当的距离。这对于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是十分不利的。关心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和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和实现农民工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是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对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
8、等的文化权益,是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7 1.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需求是社会人的一般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农民工的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