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90993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提升对话教学品质:注重“五大要素”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升对话教学品质:注重“五大要素”优化 新课改推进十年后的新课堂,呈现的是“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钟启泉教授语)。要进一步提升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质,须得从“五大要素”上潜心思考,精心践履。这“五大要素:即优化对话场域、优化话题、创设优化的对话情境、建构师生相互间的倾听关系以及提高学生参与对话学习的品质和对话能力。 一、注重优化对话场域 建构优化的场域是营造教师与学生对话绿色生态的需要,是实现和促进师生有效对话的保障性条件。对话教学需要建构什么样的场域呢?除了要采光好、空气流通,相关设施整洁的物理环境外,更需要营造充盈对话文化的环境和氛围。 1.注重营造兼容不同声音的对话性场域
2、。营造对话性空间,意味着德育课堂上应是各种不同声音共同存在的场域。德育课堂上只有兼容不同的声音,参与对话者各自才有表达、倾听、交流的可能。 2.注重营造充满和渗透“爱”的场域。缺乏对世界、对人的热爱,对话就不复存在。“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爱的本质在于给予,并伴随着关心、响应、尊重与了解等各种态度。试想,如果不愿意将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如果没有对对方的关心、响应、尊重与了解,对话如何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特别强调要营造充满和渗透“爱”的场域,这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基础。8 二、注重优化话题 对话是围绕一定话题和话题键展开的。话题是引发、融汇话语流的载体,是牵
3、引对话教学的引擎。舍弃话题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就不是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而只能是“闲聊”、“谈白”。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本质无非就是彼此间的提问、析疑、解答的过程。“人的发展就存在于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之中”。优化话题无疑是优化教师与学生对话机制的关键要素。 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话题,要避免“肤浅”、“细碎”、“问题过大”和“架空跳跃”等缺失,就一定要彰显“四性”:即凸显价值性、讲求针对性、具有挑战性和注重开放性。 1.凸显价值性。话题是教师与学生对话不可或缺的要件。不是什么问题都可当作话题的。能够作为话题的其本身一定负载有德育课程的价值蕴含,其旨归都关乎学生精神生长和生命成长。凸显
4、价值性,教师应设计一个或几个辐射范围较广的核心话题,以彰显学生所学课题的价值取向。 2.讲求针对性。用于对话的话题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成长需要,要与学生的认识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如此,话题就能点燃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 3.具有挑战性。话题仅限于照搬书本就能回答“是与否”、“对与错”8,学生就感受不到思维的快乐、体验不到智力价值的增长,参与对话的激情就会丧失。要提升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质,话题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有相对的难度与深度,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此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话题的展开、深化,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话题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判别真
5、假对话和对话教学品质优劣的分水岭。 4.注重开放性。话题除采自教材外,还有一些是在对话教学动态展开的进程中,或因学生的创意、或是学生的另类思考、或是学生的质疑、或是学生的错误引出来的。杜威认为,“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思维的刺激物,是学生在对话活动中产生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是他们最为关切的。关注生成性问题,能够引出“真正的对话”。 三、注重创设优化的对话情境 教师与学生对话,需要有一定的情境支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学习的自觉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要提供与学习主题有关、与现实生活联接的情境,以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为有效对话做
6、好铺垫。例如,《我有一份责任》一课,为了深化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借助一幅动漫设置情境:“我是凝聚剂:面对家里的烦人事,不要以为我们无足轻重。用你的一片爱心抚慰爸爸妈妈心灵的痛楚,用稚嫩的双肩为父母撑起一片晴天。”借助上述活龙活现的情境,教师激发说:“总结一下,你有哪些充当凝聚剂的宝贵经验?”在教师的“激将”下,学生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当妈妈不高兴时,我就帮妈妈多做家务,行动胜过一切。”有的说:“当爸妈吵架时,我会以妈妈的名义给爸爸发条短信,再以爸爸的名义给妈妈买枝玫瑰花,他们肯定和好。”有的还得意地说:“妈妈、奶奶有点小矛盾,我学着做调解员,拿着一块高级酥饼对奶奶说,这是妈妈要我拿
7、来孝敬您的,奶奶笑意盈盈地收下了。在妈妈面前我又说:‘8奶奶总是念叨您操劳家务很辛苦,要我听妈妈的话’。”我的这一招还真灵。现在奶奶、妈妈再也不生闷气了”。学生倾述的这些经验,与教师注重优化对话情境是分不开的。 马丁?布伯说:教师与学生间“我与你的对话,不仅是言语上你来我往,而是寓于‘生活深处’的具体体验”。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展开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使道德知识、社会知识的学习与人的生活意义、生活价值不断产生“相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体验不断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