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854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愤悱启发,举一反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愤悱启发,举一反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论语》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都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我们高中语文所选的文本,也充满了睿智的思考,散发着理性的光辉。本文就高中语文所选的一些论述类(包括带有较多议论成份的其它文体)文章的整合教学,谈谈如何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多角度地作文,让理性光辉领航学生思想的天空。 整合专题一,归纳课文内容,学会概括共性。 整合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种树郭橐驼传》,《庖丁解牛》。 预期得出道理:尊重天道,按自然规律办事。 归纳推理,是一种
2、重要的思维方式。《寡人之于国也》、《种树郭橐驼传》、《庖丁解牛》三篇课文,提供给了我们归纳思维的训练材料: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
3、硎。”“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我们把上述三段话放在一起,让学生品读后思考:这些话中共同包涵了什么内容?通过对话、追问得出: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天道,按自然规律办事。 求同归类,是让思维目标指向明确的好方法。通过这三篇课文综合学习,学生同时知道了以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定胜天”的口号是多么的荒谬,其思想是多么的反科学。 整合专题二,学习形象推理,探究思维策略。 整合课文:《季氏将伐颛臾》,《谏太宗十思疏》。 预期得出结论:坚守职责,诠释“责任”内涵。 类比是一种形象的推理。《季氏将伐颛臾》、《谏
4、太宗十思疏》提供了形象推理的典范文本。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用比喻方法形象地表达了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4 以敢于进谏而闻名于世
5、的魏征虽然敢于向最高统治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谏太宗十思书》一文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充满了激情,处处类比,时时比喻。语言精美,富于文采;有时骈散兼行,于整齐中有变化;有时比喻贴切,生动形象;有时运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充畅。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氛围中,告知了皇帝应负起的责任。 这两篇文章,都阐明了不论在什么职位都要尽其责,让社会的、国家的大机器处于和谐的状态;同时都用了形象的比喻,都讲究思维策略。 整合专题三,横看成岭侧成峰,思维起点各不同。 整合课文:《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 预期得出结论:同一事件,切入角度
6、不同,会有不同的结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历史事件特别引人关注――无论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这就是秦统一中国和秦的灭亡。 秦灭六国,就有了众多的“六国论”;秦被灭,就有了“过秦论”;还有综合这两方面的“阿房宫赋”。 在复习阶段,把苏洵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连在一起,更能认清王朝的更迭、民心的向背和是否与民同乐的得失。从六国方面,从秦王朝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这组课文可整合比较的内容很多,有文章列举了十项之多,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课本之外引进一些材料加以补充,用来整合课内的
7、文章。4 通过上述三个教学实例,我们认识到,在阅读实用类文本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把阅读重点放在文中出现的各种概念、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方式上,从而把握文章的逻辑、线索,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明确论述对象,努力构建科学的阅读写作思维能力的核心系统,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认识思维规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生厌倦的课堂变成文学家、思想家的天地,严谨的推理、归纳思维也定能把学生塑造成个性张扬的思想者。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