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ID:31178248

大小:10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18-02  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要达到的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理解记忆极为有利。通常来讲,课堂提问主要包括设问、发问、理答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提问的“三个环节”入手,对如何提高教师提问技能进行了探究和思考。  一、

2、设问要做好“三控”  一是控制好切入点。总体要求是切中要害。教师要根据教学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结合不同课型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如新知教学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复习教学要从知识的规律性、易混淆的知识点入手设计问题,习题讲评要从思想方法、解题规律入手设计问题,有时还要根据教学活动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难处、受阻处、创新处设计问题等等。只有设问切入点最佳,才能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6  二是控制好难易度。总体要求是难易适度,切合学生实际水平。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

3、的,问题过难,则学生想方设法后仍回答不上来,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问题过于容易,则不能使学生的思维真正调动起来,达不到训练提高思维水平的目标。因此设问的难度,应当精确把握,使学生思考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水平处于学生已有水平的邻近区域,使学生有信心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通过努力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目的。  三是控制好数量。总体要求是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合并的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的繁琐、过于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

4、的目的。  二、发问要把握“四问”  一是问的时机。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把握发问时机要结合课堂教学进展及变化,一般情况下,要关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意识中的矛盾激化,思维囿于狭窄范围,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即为发问的时机。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视角。发问时机应和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吻合,如教学达到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矛盾处、深奥处、精华处、创新处时

5、,即为发问时机。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让学生在0-9的卡片中,找出数字10来。开始小朋友直喊没有10,再提问:“小朋友能不能在这些卡片中发现10呢?”果然,小朋友通过寻找、思考,终于发现“1”和“0”两张卡片可以摆出10,这样10的写法就水到渠成。6  二是问的句式。恰当的发问句式不仅能起到遍询诸生、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能建立师生之间情感认同的桥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无论是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引导探究开阔思路,归纳演绎概括新知都应考虑问句的形式。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从形式、内容、要求及追求目标来看,发

6、问的句式有六种:判断式句式,典型用语是“对不对,是不是”,追求目标为对是非做出简单判断,思维活动价值较低。叙述式问句,典型用语是“是什么”,追求目标是学生完整准确陈述发问内容。诊断式问句,典型用语“有什么困难”,追求目标是学生的真实轨迹和心理状态。述理式问句,典型用语“为什么”,追求目标要求学生讲清楚道理、说明理由,即由因溯果。发散式问句,典型用语是“还有什么”,追求目标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散性,学习结果的开放性。求异式问句,典型用语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追求目标是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关注。从这几种问句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发问

7、时教师要尽量减少判断式、叙述式问句,尽可能增大述理式、发散式、求异式发问句式的比例。  三是问的对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常常喜欢先指定学生再发问,或按照一定的次序(如按照座位)发问的情形。这种简单的做法,虽然省事,但产生的弊端却显而异见。因为,这种使答问对象固定的做法,会让一些学生产生不去注意思考教师的提问。所以,教师在确定答问对象时应遵循普遍性原则,先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去思考,等学生思考之后再指名回答。同时,确定答问对象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遵循量力性原则,对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别提出不

8、同难度的问题让其回答,促使他们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快感,激发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6  四是问的候答。候答是指从教师提出问题、指名回答到学生说出答案经历的时间,其本质是一种教学等待。教师安排候答要注意两个方面:候答时间要适宜。学生答问需要时间酝酿,过于急促会阻遏学生衡情酌理、慎思明辨能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