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

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

ID:3117272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_第1页
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_第2页
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_第3页
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_第4页
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  [摘要]问题教学是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培养探究与合作精神,提升数学素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求知欲望的激发,往往是从问题开始,一个富有新意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的解决,往往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中,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动态,反馈学生信息。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

2、问题为载体,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是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培养探究与合作精神,提升数学素养。  一、高中数学问题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探索性原则5  探索性原则是指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欲望为主要目的,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认知水平,把要传授的知识、方法等信息精心组织成一些“问题链”,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

3、题,思考问题,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二)诱发性原则  诱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满足好奇心和兴趣需要、适应求知欲望的主动过程。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望都是在精神需要和实际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三)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问题的难度、提出方式和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换句话说,学生认知发展的现有水平,是进行“问题教学法”教学的主要依据,离开了这个依据或超越了学生发展水平,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必然是盲目的、无效的。适应

4、性原则,就是要使问题的广度与难度、解决的方案与学生认知水平协调统一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置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利用人们熟悉的的例子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讲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5建筑工地上,泥水匠正在砌墙,为了保证墙面与地面的垂直,用一根吊着铅锤的绳来看看细绳与墙面是否吻合。如此做法,为什么能保证墙面与地面的垂直呢?泥

5、水匠或许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但我们能不能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呢(提出问题,使学生思考)?”从生活情景入手,提出熟悉背景下的新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进入良好学习状态。  (2)运用认知冲突,设置问题。  (3)延伸拓展习题,设置问题  习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题教学中,若就题论题,学生容易成为解题的机器;若学生思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然后再改变已知条件或结论,产生尽可能多的新问题,再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在选修2-1中有这样一题:在椭圆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引申1:椭圆的焦点为Fl、F2,点P为其上动点,当为钝

6、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引申2:若在椭圆上存在一点P,使得,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引申3:已知椭圆,F1、F2是两个焦点,对于给定的角,探求在椭圆上存在点P,使之满足条件。  (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5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感到最困难的是从哪里着手来提问题,所提问题缺乏针对性,所提问题的质量不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的意识,

7、要提高学生的提问技巧和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提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数学的源泉,在问题法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定义、概念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定义、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定理是如何证明的?它的逆命题、否命题是否成立?公式、法则能否逆用、变用……如在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若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则函数的定义域该具备怎样的条件?你能举出一个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例子吗?若一个函数为奇函数,则一定有f(0)=0吗?

8、  (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