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0660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学生表达能力训练策略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表达能力训练策略例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语文课堂要坚决舍弃单纯以讲问为主理解内容的模式,让“学”于生,顺“学”而导,关注文本语言的精妙,关注表达,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下面,就以笔者教学《黄山奇松》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关注预习生态,目标指向表达 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是教师了解学情的切入口。在引导学生预习时,要根据文体特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关注文本表达。这是一篇写景文,我们将预习要求确定为:一读,将文章读正确,自学生字新词;二读,默读,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梳理文章脉络结构
2、;三读,找出不理解的词句,赏评精彩句段,提出不懂的问题等;四读,大声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读出情感;五实践,根据文章主题,搜集阅读相关材料书籍,加深理解感悟。 预习后,教师必须了解文章哪些内容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还有哪些疑问,并加以梳理、整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从而将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高效对接。在预习《黄山奇松》后,学生对生字词都能借助字典理解,对课文脉络能顺利理清,赏读的句子也能抓住重点,整体感觉内容比较简单易学。但也有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说“迎客松是黄山奇松的代表”?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只写“迎客”“陪客”“送客”5三大名松呢?“送客”松为什么被称为“天然盆景”?
3、游人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多而杂,但经过梳理,就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是围绕“课文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来问的。这样,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定为: 1.正确读写并理解运用“屹立、饱经风霜”等词语,背诵积累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品读,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欣赏课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的精妙,学习作者描写景物、谋篇布局的方法。 二、引导课堂思辨,多维理解表达 1.巧设对比,领会妙语。本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在教学中,抓住那些新鲜的、独到的、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读、欣赏、积累,对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在学生深入预习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开门见山
4、,直奔主题:黄山松“奇”在哪里?怎么写的?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第二自然段的三句话,并能读懂“写了什么”。至于“怎么写”,就需要教师巧妙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欣赏它的精妙。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句子的共同点:先写松树的样子,再展开联想,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三种松树姿态的独特。如果将联想部分去掉再读,有怎样的感觉?学生经交流后发现,句子不那么具体了,松树没有“人性”了。从中感悟到,作者这样写,赋予了松树人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难怪作者说:“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借助对比读的方法,感悟文本语言的神韵,既引导学生“入乎其内”5,品味文本的内容,又“出乎其
5、外”,品味表达的形式。学生在比较思辨中领会句子的语言意味,习得运用语言的方法。 2.巧借画面,体会写法。“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一句话中有3个分句,第一分句用“屹立”“斜出”“弯曲”写姿态,第二分句用“仰”“俯”“卧”写姿态,第三分句用“状如黑虎”“形似孔雀”的比喻写姿态。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是值得学生驻足流连、揣摩欣赏的典型句式。 我先引导学生分句个人读,小组读,理解“千姿百态”――分别有哪些姿态,各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披文入情,播放各种姿态的松树图片,感受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在突出的岩石下,在陡峭的岩缝中,为了适应环
6、境,长成了种种形态。再披文悟情,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的赞叹之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体会到,要写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只用一种句式来写是远远不够的。最后将描写姿态的词隐去,让学生填进去读,感悟句式的多样性,并根据画面用类似的句式想象练说,补充省略的内容。 学生对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是陌生的,通过播放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所承载的信息,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将内容的把握、情感的领悟和表达的精妙水乳交融,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 3.巧拓文本,意会谋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习得的。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尤应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要注重教给学生“类”5的积累,实现量
7、的积聚,从而厚积薄发。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读一读《黄山怪石》,跟本文比较一下,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通过比照阅读,总结出写作的共同点是:全文也采用“总分”的结构来写;写实和联想相结合;抓住景物特点采用具体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通过这样比较阅读,深化了认识,进一步领会作者谋篇布局之妙处。 三、聚焦语言核心,实现内化表达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