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786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析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创造力世界排名第五,想象力倒数第一。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新世纪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几点方法,即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方法的改革,学习兴趣的培养,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创造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造力培养 前言 2009年国际教育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21个国家的孩子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想象力排倒数第一。中国的中小学
2、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中国学生拥有的知识技能令美国学生汗颜,但是中国的学生欠缺了一项很重要的品质:创造力。4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向学生传授和复制前人文明成果的过程,很难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新价值。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须改进教学方法,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再谈创造。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对教育的强烈呼唤,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
3、趋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国际竞争表现为科学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实质是创新经济,不断创新的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根本任务。 一、从基础教育开始,夯实创新教育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教育改革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创造教育的意义。能否实现21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能否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造
4、就新一代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智力结构,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转变观念,变传统的分数教育为素质教育,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吸收知识、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上来,知识丰富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教师要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开拓进取的学风,通过言传和身教,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教师要不断接受新信息,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基础知识作铺垫,还要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5、。教师少灌输多引导,让学生先努力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寻求答案,自学有利于独立完成创造性的任务。课外活动能给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舞台,充分发挥特长,激发创造的热情。 二、激发学习兴趣发挥想象力 兴趣是人们接触、认识某种事物,研究某种对象的一种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过:“教学成功与否,90%是如何使学生感兴趣,10%是教学。”4兴趣是进行创造发明的直接动力,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的过程,更不可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兴趣是后天因素,而想象力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
6、工改造而创造形象的能力,是形象化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以想象为基础,想象能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三、学生勤观察与思考,老师多鼓励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求知欲的表现,是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观察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事物,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敏锐的、精细的观察是发明创造的基点。清朝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精神
7、的培养,对学生思想的解放是很有作用的,因为有怀疑,才会引发思考才会有创新,迷信权威不敢怀疑,就不会有创新和创造。 四、家校合力培养学生创造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支持是创造发明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发现有创造潜力的学生后,应取得家长的支持,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让创造的火苗不会在考分的打压下熄灭。 五、结束语4 创造的特点是独创性,且是别出心裁的,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到学生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思维习
8、惯、动手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把学生塑造成创造型的人才,教育才会呈现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汪子为.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文鑫.高等教育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透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