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

ID:3116353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具教学活动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25-0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打破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局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具与学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几点,以便发挥它们的教学意义。  一、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择教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使用对象不同,使用的教具也不同。一般而言,教师用的教具通

2、常大些、色彩鲜艳些,以便让全体学生能够清楚观察,引起他们的注意,将其引入学习状态。而学生运用的学具则相对简单些,避免他们只关注教具颜色等表面上的东西。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具。如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自然引入新课,则可选择一些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为了增强学生亲身体验,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活动教具,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动手动脑、发掘规律,突破重点与难点。4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风扇转动、火车的运行

3、、飞机的飞行、地球仪的转动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能否根据运动方式进行分类。这样,可自然引入新课,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后在知识学习与探究过程中,利用由磁铁、白纸、卡片、薄铁皮等制作而成的方格纸这一活动教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以及绕某点旋转90°后的图形,进一步体会平移与旋转。这样,通过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将抽象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考虑学生特点,讲究运用层次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

4、的思维通常是由直观发展到抽象、从简单发展到复杂。换而言之,就是由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表象思维,而后发展到初步抽象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若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在选择教具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需求,注意教具运用的层次性:完全直观教具→半直观→抽象教具。具体而言,即图片实物→点子卡片、图形等→式题卡片、数字卡片等。  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时,笔者就运用了一些图片、图形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与运用的热情。首

5、先,展示“美丽的游乐园”4画面,要求学生看情景图,说说图上画了哪些东西,能否数出它们的个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数出它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而后数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分享数数的方法。接着,演示不按顺序数的方法,提问学生这种数法好不好,如何才能数得又快又对。师生共同探讨,教师总结:数数时,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可自上往下、自下往上,或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倘若是课本上的图,可数1个后画个记号,或用笔点数。而后展示几幅图,提问学生:如何表示飞球、木马、小飞机等物体的个数?哪些物体的个数能用6个点子表示?7

6、个点子呢?当学生形成直观感知后,再观察卡片说顺序,并比一比大小。这样,利用不同的教具,不同的活动要求,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指导学生操作,注意适度运用  教具的使用对象除了教师,学生也是使用主体,可利用教具进行实践操作。但在指导学生运用教具时,教师应注意适时、适度、适量原则。如当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时,可适时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操作,体验知识形成与发展,加深理解;当教师演示后,学生对知识认识还较为模糊时,可适量运用教具进行操作,弄清知识来龙去脉;当学生理解知识后,可适度中止,而不是走过场,

7、也不要为赶教学进度,而匆忙收场,以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在学生使用教具进行操作时,教师需要灵活指导,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序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意识,激发学生思维。但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缺乏稳定性,容易偏离活动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与引导。如学生操作前,我们要紧扣教学内容与目标,提出思考性的问题或学习任务,让学生们能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积极思考,有目的地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指导,规范操作。当学

8、生操作之后,留出一定时间,引导他们尝试自主概括与总结,其他学生可补充。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中,认识圆柱的面时,呈现研究题:①4圆柱由几个面构成?正方体、长方体有这样的面吗?②上下两面形状如何?大小一样吗?有哪些方法可验证?……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生取出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而后汇报结果,集体交流。这样,既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实践操作与观察能力,也可由表象知识逐步发展成抽象概念。  总之,在使用教具进行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