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

ID:31163185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_第1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_第2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新课标多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版本――人教版和语文版的教材及其《教师用书》中,对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的注释和翻译却大相径庭。  人教版教材注释为:“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其《教师教学用书》把这句翻译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

2、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语文版教材仅对“征”进行了解释,征:征验,表现。其《教师用书》的翻译为:(别人的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细究这两种翻译,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翻译后的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人教版翻译后的主语是“一个人的想法”,而语文版翻译后的主语则为“别人的愤怒”。也正是因为这样,后面的翻译也随之出现不同。  人教版将“征于色,发于声”的行为主体理解为“人恒过”中的“人”,并把“人”作为全句的主语,将“而后喻”的行为主体理解为“人们”,即“别人”。他们认为“人”发出“色”,“声”,才为“别

3、人”“喻”。  语文版是将“征于色,发于声”的行为主体理解为“别人”,并把“3别人”作为全句的主语,将“而后喻”的行为主体理解为“人”,翻译为“你”,只是为了表达的流畅。他们认为“色”、“声”是外来的,“别人”发出“色”“声”,自己(即“人”)才“喻”。  “征”、“发”、“喻”均是主体的动作或思想,其行为主体究竟是谁呢?这一句的主语是不是就是“征”、“发”、“喻”的行为主体呢?这句话如何翻译更恰当更贴切呢?现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要分析“征”、“发”、“喻”的行为主体,必须从“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4、色,发于声,而后喻”整句话的分析入手。  “人恒过……而后喻”这句话主要是说明人才的造就离不开主观的努力。我们知道,促使一个人主观上发奋图强、修养德行,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之人,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在因素是在自己遭受挫折磨炼后自身积极反省奋发,外在因素是从别人的言行中得知自己的不足后再反身修德。“困于心,衡于虑”是内因,即说如何“内得于己”。“征于色,发于声”是外因,即说如何“外得于人”。因此,“色”与“声”应该是外来的,“征”与“发”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别人”。  “人恒过……而后喻”这句话只出现了一个主语“人”,而出现了“过”、“改”、

5、“困”、“衡”、“作”、“征”、“发”、“喻”等动词。从作者表意的重点来看,作者是想要说明人才的造就,是需要在某种条件的磨练下,主观上“改”“作”“喻”。因此,孟子想重点表述的是“改”“作”“喻”这三种行为,而其余的动词是为其服务的。从句意来看,这三种行为应属并列关系,处于同一层面,只是属不同条件下产生的行为。在这句话中,毋庸置疑的是“改”和“作”的主语是“人”3,因此,从语句表意的一致性来看,“喻”的主语也应该是“人”。  从句子的结构上来看,这是一个并列复句,由“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三个承接复句充当分句。一般来说,在复句当中,分句主语不相同时,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而分句主语相同时,则可以省略。主语的省略除在对话中省略以外,主要有承前省后面分句的主语和蒙后省前面分句的主语两种情况。这句话第一、二分句的主语均为“人”,省略的第三分句的主语明显属于承前省略,其主语与一、二分句一致,为“人”。  因此,“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的主语为“人”,“征”、“发”的行为主体为“别人”,“喻”的行为主体为“人”。  《孟子》的主要注本――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对此句的理解亦与以上分析相符。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为:此又言中人

7、之性,常必有过,然后能改。盖不能谨于平日,故事必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著,以至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  综上所述,我认为人教版和语文版的翻译均有不妥之处。这句话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一个人的言行过失,显露在别人的脸色上,表现在别人的言语中,然后才能警悟通晓自己的过失。这样会更贴切更通俗易懂。  [作者通联:福建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