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人才

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人才

ID:31159895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人才_第1页
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人才_第2页
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人才_第3页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树立正确人才观培养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109-01  一个国家、民族要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在新时期,国家需要开拓型的创新人才。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考上名牌大学就是人才,而考不上大学做工人、农民的就不是人才,我们广大教师所形成的人才观过分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分地强调共性,往往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

2、采取“划一主义”3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人才观的存在不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此,教师必须破除这种观念,树立多元化的人才标准。我们要明确,在各行各业只要能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而且有所建树的,就是人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少数精英,而数以万计的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民族兴亡的根本。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可靠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打破

3、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把创造性、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培养人才的一项核心内容,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大胆创新。  二、教师要改革教学的传统观念  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传统教学观认为,对知识记得越牢固越好,并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来掌握,在这种观念的倡导下,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或用题海战术进行机械训练,学生只能被动

4、接受,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培养,长期下去就会受到压抑和扼杀。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观,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创新型教师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参与到教育3教学活

5、动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探索、研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创造性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注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又要引导好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他们大胆的提问,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向创新型角色转变,通过自己的创新来引导学生的创新。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师生间是一种垂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处在被动

6、接受教育的地位。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是不可能有师生间的平等交流的,也不可能有在平等基础上所进行的对科学知识的探讨。学生在这种情形中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了,不但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就连健康的人格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创新能力的高度要求,教师就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地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工作中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等,决不能挫伤学生的的积极性,更不能讽刺

7、、挖苦、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主动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看法、意见、思维等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时代需要创新型教师,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与学生观应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只有牢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需求。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